第74回 傷心事幼兒亡,都是紅顏(2)(第3頁)
李煜看著下面威武站立的五個英武漢子,他們的眉宇間透著悍不畏死的神色,為了南唐的百姓免遭生靈塗炭,他覺得自己已經放下了很多很多,可是面對虎視眈眈的大宋卻仍然難以放下。如果此番能成此事,或許就可以,如果真的不成,看來還是要繼續整軍備戰,讓這場災難來的越晚越好。想到這裡,他說道:“我對你們的忠勇早有耳聞,今我要派龔愛卿去南漢,約他一起上表,臣服北面的大宋朝,以此來保得我南唐的子民免遭戰亂之苦。我現在都敕封你們為大唐忠勇伯,世代繼承。”
五個人磕頭謝恩。
但是,不久卻傳回來消息,南漢國不但根本不與南唐溝通,而且強行扣留了龔慎儀,五個忠勇之士也在南漢御林軍的圍攻下,不知所終。李煜安撫了回來的將士,又派人對五位死士的家裡進行了慰問。
想起終究要與強盛大大宋一戰,李煜心中就難免有些傷心和猶豫,雖然大臣和將軍們中不乏願意死戰的人,然而以卵擊石的道理他還是懂的。明知道不可違,而要為之,最後只能落一個玉石俱焚的下場。在李煜的心裡,早就做好了一旦只能開戰,他就舉國投降的想法,不是他怕死,他知道自己本來也是不怕死的,既然大宋的戰船已經擺在了門口,那麼躲是躲不掉的。趙匡胤不是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嗎?這勃勃野心昭然若揭,他飲馬長江,揮鞭一指,大宋的百萬之師就會勢如破竹的開過來。如果抵抗,南唐這幾十年來締造的繁花,在一瞬間就要被毀滅了。
每日在宮中思前想後的李煜,既思念病逝的大周后,又思慮南唐的命運,無端的焦慮讓他夜不能寐。
這一天,他在宮中又暗自感嘆,有內侍進來稟報:大周后的妹妹周女英前來給姐姐上香。李煜心想,轉眼之間,大周后逝去三年多了。三年多來,他一直沉浸在大周后逝去的悲哀之中,加上國事紛亂,所以始終沒有再納妃,更沒有再立皇后。此刻,聽到周女英來了,眼前忽然出現了還是很小時候的周女英的樣子,那是一個粉雕玉琢一般的女孩,現在也有十七八歲了吧。
這正是:曾經同榻任君憐,陰陽相隔已三年;大周小周容顏麗,金屋藏嬌半遮面。(請關注第七十五回:唇既亡齒將寒,請爵遭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