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回 憶當年深情重,見字如面(1)(第2頁)
陶之躍用力的點點頭說道:“夫人說的沒錯,正是信中這樣說了,我才高興啊。咱們現在去吃飯,飯後要把這事給女兒好好的說一下。”
陶夫人點頭答道:“是的,該到吃飯時間了。特別是花雨已經長大了,這事遲早總是要告訴她的。”
夜色降臨的時候,雨已經停了。在客廳裡坐下,陶之躍讓僕人們都出去,關上了廳門後,他看了一眼女兒花雨,然後說道:“花雨,我們陶家有一個至交好友許家。而且,我們兩家還是兒女親家。”
陶花雨冰雪聰明的孩子,一聽這話馬上就知道父親當然是說這個“兒女親家”是與她有關。她沒說話,等著父親往下說。
“花雨啊,當年為父懷揣著實業救國的理想,帶著祖上多年的積累,還有家鄉的絲綢,來到上海,經過幾年的奮力拼搏,總算是站住了腳跟。”陶之躍於是把十幾年前,他到上海創業的事情簡略的述說了一遍,然後接著說道,“那時咱們家的店鋪旁邊是你許伯伯的珠寶玉器行,我和他倒是脾氣相投,你母親和許伯母也是無話不談。兩家人成了到上海闖世界的外鄉人中感情最好的,我們互相幫助,誰家在資金或者其它方面有困難了,另一家一定是傾囊相助。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停頓了一下,陶之躍喝了一口清茶又說道:“那時,你母親和許伯母同時有了身孕。因為兩家的關係甚好,就相約著,如果生下的是兩個男孩或者女孩,就結成好兄弟或者好姐妹,如果是一男一女就結為夫妻。不久,她倆幾乎是同時生產了,你比許家的孩子大幾天,正好許家是個男孩,所以我們就是兒女親家了。許家的那個男孩叫許嘉巍,你們在一家醫院出生,然後在一個公寓裡滿月,又一起玩耍到一歲多,雖然你們少不更事,但是卻很投緣,在一起總是玩的非常的快樂。當然,我們兩家的父母也是很高興。”
陶花雨是第一次聽父親說這事,沒想到自己還有一個只小了幾天的丈夫,許嘉巍的家與自己的家還有如此深厚的淵源。不過,她既從未聽過,也從未見過這個許嘉巍,何況她現在也只有十一歲,根本還沒有情竇初開的感覺。
“那父親,又為何這麼多年咱們兩家再也沒有了來往了呢?”花雨疑惑的問道。
陶之躍微微的搖了一下頭,繼續說道:“在你一歲多的時候,有一天,你許伯伯忽然對我說,家鄉有很大的事情需要回去處理,而且不知道結果如何,因此就盤出了自己的珠寶玉器行。我只知道他的家鄉是在蘇州,具體的就一概不知了。好在我把我們泉州的地址當初交給了他,說道不管有什麼過不去的困難,都可以到上海,或者到泉州來找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可是,”陶之躍稍停一下又說道,“三年多前,我們在上海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故而就回到了泉州。把你大哥叫回來守在上海,一來是還能我們還能維持,二來也是有一點希望留著,讓你許伯伯如果來找的時候,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