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哥 作品

第53回 泉州城書信來,恍如隔世(1)(第2頁)

 陶老先生對長子從不賭博、不酗酒,也從不在紅燈區混跡是很放心的,所以才把上海的事情都交給他管理。逢年過節兒子帶著一家三口回來,都是其樂融融的。而次子在國外專研化工行業,竟然入了迷,跟在德國的一個導師門下,很有成就。陶老先生幾次叫他回來,但是這個小兒子也都婉言拒絕,也就任由他了。

 陶之躍的夫人陶張氏是老家另一個村的,自小就知書識禮,主要是操持家裡的事,這讓他成為了諸事都不用操心的老翁,雖然他還不到五十歲的年紀。也因此,他就更加的疼愛在身邊的這個小女兒了,幾乎是滿足她一切的要求,包括送她去新學堂裡讀書。而他的主要事情,反而就是每天接送花雨了,不過,他也是樂在其中的快樂著。

 陶之躍從剛開始對創辦繅絲廠感興趣的時候,就把在鄉下的管家帶來了,這是一個從他父親起就在陶家的老管家的後代,為人忠誠老實,而且極為聰明,很快就學會了管理繅絲廠的大小事務。管家的名字叫陶明禮,他對招入繅絲廠的人都做了仔細的調查,屬於樸實的人才夠資格進廠。因此生意做得很好,陶之躍基本上三五天才過去看一眼,其它時候就在家裡。也因此,形成了泉州和上海之間的緊密聯繫,陶先生可以做富家翁寄情山水。

 他每天早晨吃過了早飯後就坐著車,把女兒花雨送到學校,然後回家寫寫字,在小城的幾處遊園中悠閒的轉轉,或者在園中閉目養神一會兒。午飯前再去接回女兒花雨,中午小睡一會兒後,又送花雨再去學校,下午在戲院聽聽地方戲劇。差不多學堂要下學了,他就去接回花雨。

 每一天,他就這樣安閒的過著。家中的僕婦等,也都是從鄉下的府裡帶來的,很信得過。包括司機田丹,是管家考察了很多人後,選了一個有家的本地人,很放心的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

 他每天都是這樣,生意上不需要他操心。有長子和大管家照顧著,他完全可以放心,他只要照顧好小女兒花雨和讓自己舒心就可以了。

 一九三三年,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是難得的一個平靜的年。雖然日本人佔領了東三省,並且建立了一個亂七八糟的滿洲國,但是大多數國人是根本不認的,二十多年前皇帝就被趕出紫禁城了,那個叫做溥儀的小皇帝是在日本人的刺刀下活著的,何況根本沒人認。私下裡,大家都說這個皇帝與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兒皇帝”有什麼區別?要不了幾年後,最終都會被打垮的,只是時候未到而已。

 但是在泉州城裡,也開始流傳著日本人開始覬覦華北乃至全中國的話題了,不過日本人在泉州只有一家商社,掀不起風浪,也非常的老實。陶之躍在與人閒談時,聽到了很多這樣的話以後,給上海的長子去了電話,才知道上海的日本人太多了,特別是很不服管教,時常的要惹事,但是政府卻一味的慣著日本人,讓他們更加的驕橫跋扈。他就囑咐兒子機靈著點,一旦有什麼太大的風吹草動,就關了門,趁早回來,一家人在一起還安生些。

 即使日本人的野心這樣越來越明顯了,但是在各種傳聞不斷中,秉承著“攘外必先安內”的蔣先生卻與絕大多數的國人思想相悖,他對打內戰倒是很用心,而且七八年來在中原大地上打的不亦樂乎。所以,那時候南京城裡也是風雲變幻的很厲害,各地的軍閥不是那麼俯首帖耳的,時不時的就要反水,打不過了再服從中央政府。總之是服了又反、反了再被打服,反反覆覆的,中華大地上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