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181/181040/133367197.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帥哥靚妹鬧紅塵-第212回 童年的蟬聲之二:外爾(1),PP哥,月如中文
PP哥 作品

第212回 童年的蟬聲之二:外爾(1)

河灘路是烏魯木齊市的一個交通要道,據老一輩的人講,原先這個地方其實就是迪化城(迪化城就是現在的烏魯木齊市)的護城河,很長很長的一條河,但是王波的父親也不知道這條河原來的樣子,解放後把河道進行了全面大力的改造,河水早就不知道引到哪裡去了,反正改造後就是現在的樣子,柏油路面、雙向四車道,基本上把烏魯木齊市分為了兩個部分。我們小的時候,南門和北門這一帶非常繁華熱鬧,另一邊則相對的有點落後了,很多地方甚至還是成片的農田。我翻過一些志書,得知這條護城河曾經抵禦過很多次的侵擾,包括外族和內戰期間的都有,所以這些阻擋侵擾城市的激烈進攻,曾經有一些遺蹟留下的,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建設,現在蹤跡全無。人民政府修建河灘路就是在解放後沒有戰爭的情況下開始的,至今紅山上的一個長廊中依然還有當年一些變遷的記錄,只是沒有那麼全面。

 護城河的水當然是沒有了,這一條筆直的路,把城市一分為二。西大橋是原來城市的西門所在,跨過了西大橋,就踏上了光明路,這條路長五公里多,走到頭就是北門。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北門那裡逐漸的繁華起來,既是我們這個城市不多的幾條公交車的始發站和終點站,又是市政府周邊的重要的核心區域,北門環島從此就熱鬧非凡。

 從北門朝南再走一公里多,就是青年路,在那條路的一個小巷子進去,那裡就是我的學校了,那是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一體的學校。這所學校的歷史非常悠久,校史中記錄了它的輝煌,早在延安時期就是以一個後來的共和國的元帥命名的子弟學校,經過漫長的搬遷歷史,最終落腳在西部邊陲首府。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們學校裡有很多軍人,尤其是幹部的孩子,他們普遍都是很霸道的。

 我到這所學校上學,是我的無能,也是我的幸運。那時我們烏魯木齊最好的中學是第一中學(現在還是),也在北門。小學的時候,初中要經過一次篩選,篩選的方法當然是要通過考試的,有資格參加這個考試的也是全市每一所小學推薦的尖子學生,那是學習成績和表現都比較好的孩子。我有幸被推選了(所以小學時我還是個尖子學生,是個好孩子)。但是後來,我的成績卻差了一分半,從而與第一中學擦肩而過了。後來教育局免了我們的再次考試,允許我們這些考一中落選的孩子在幾個中學中選擇一個。

 我出生後一直住在湖北老家,是由外婆帶大的,但是因為我的戶口在烏魯木齊市,所以我七歲的時候,就要回來上學了,是我的姥姥把我萬里迢迢的送過來的。因此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姥姥始終是我最親切的親人,但是很無奈,她老人家過世的時候,我卻因為在上學而沒有去送別。小學階段我的口音很重,對這個西北城市根本難以融入,一切都要聽父母的安排。所以,是父親最後給我選擇了這個中學,我自己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力,父親選好後就讓我背起書包去這個中學報到了。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對這裡也很陌生,說話的口音又很重的我,在這裡讀了六年書,包括了我的初中和高中階段,我認為那是我的黃金年華,也發生了很多讓我一生都記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