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回 童年的蟬聲之一:伊夫衛(3)(第2頁)
就這樣,他們走走停停,在天氣逐漸轉涼的時候,他們才來到了他們當初計劃的最後的目的地——伊犁河谷。但是,依然是一無所獲,加上前期在路途中的一些老農家裡收集到的翡翠、碧玉,或者珍珠、鐲子這些,在他們自己精心標註的地圖上,那些他們曾經以為會有所發現的山川沙漠中,他們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在清澈的伊犁河谷邊,這幾個沮喪的探險家一邊吃著烤肉和餅子,喝著酸澀的馬奶子酒,望著滾滾流去的河水,把收集到的好像有幾百年歷史的東西反覆看著,就再也沒有任何發現了。於是,落魄的探險家們決定踏上回程。因為再往西去的連綿高山和沙漠讓他們望而生畏,並且老伊夫投入的錢也快花完了,馬上吃飯都要成問題。他們無精打采的回到了烏魯木齊,哦,那時叫做迪化城。
唯一有收穫的還是老伊夫,他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愛情,那是一個寄居在城西的白俄貴族人家的女兒。老伊夫此後沒有再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在這裡紮了根,繁衍後代。王波就是這個老伊夫後代中的一個。
當然,王波的父親沒有時間給我們再講老伊夫生活在這裡以後的事情。據我後來翻查史料,老伊夫的家族應該是在俄國十月革命中受到了清算,在歷史的長河中灰飛煙滅,家族不復輝煌,王波的父親當然是不會再講的。而且,我想王波肯定也沒有得到那個古老家族的任何遺產或者什麼珍珠寶貝的,因為我們從來也沒有看到他亮出過這些,他的妹妹(也是一箇中俄混血)倒是很像我們漢族人,只是眼睛是藍色的,很漂亮。
王波轉學來之後,我們班有了第一支足球隊。
其實,我們那時都不會踢足球,但是王波喜歡,而且他的盤帶技術超一流,我們問過他,他說這足球技術是從孃胎裡帶來的。這句話得到的是我們把他按倒在地,一頓劈頭蓋臉的毒打和嘲笑。但是,我們的感情很好,畢竟初中生沒有那麼多的恩怨情仇,大家也就是喜歡互相挖苦和玩鬧,別看我們是重點班,一樣也是十四、五歲的少年,別的孩子該有的頑皮,我們一樣的也有。
只是我們的班主任很嚴厲,他叫沈全福,是一個操著有點濃重口音的南方人,他的教學水平很高,寫字很漂亮,所以我們班的語文成績一直在全年級第一。沈老師非常討厭我們玩耍,有的時候他會把上課時因為玩鬧而遲到的學生堵在教室門口,用塑料教鞭毒打。沒錯,是毒打。因為他打人的時候根本沒有輕重,我們班的楊小東被他打的一片青紫。這個叫楊小東的同學是我們學校老師的孩子,沈老師一邊打一遍說著“我替你爸爸教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