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回 一方帕對鴛鴦,絕命紅顏(2)(第3頁)
周乙默默的唸完了曾廣林的材料中關於餘成俊和那個“明妹”的最後這段話,然後和老魏一起陷入了沉思。在革命的路上,太多的同志默默無聞的倒下了,他們的事蹟可能永遠塵封在歷史長河中,有的甚至連個名字都沒有留下。餘成俊算是幸運的,是曾廣林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發現了他們五個人犧牲的檔案,他認得那塊鴛鴦戲水的手帕,還有手帕上的“俊明”這兩個特殊的文字含義,所以才讓餘成俊和同時犧牲的五位同志,在解放後被授予革命烈士,而沒有作為“下落不明”人員記錄在案。
但是,後來周乙等人並沒有找到那個“明妹”,在那個記憶中的村子裡,沒有人知道“明妹”是誰,也許這個稱呼只是他們兩個年輕人之間的叫法。而且,那個老奶奶也不知道哪一年去世了,所以根本沒有留下任何線索。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像這樣永遠找不到的人太多了,何況那些為了革命信仰而不惜生命的人,他們的家屬都是顛沛流離,甚至在不知道哪一年就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下。包括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人都很多。我們不能苛求什麼,那些活下來的人也努力了,只是時光匆匆,沒有人能在需要吃飽飯的時候,還牢牢的記住一些本來對他們都毫無影響的人,這也許就是歷史。
解放後,周乙根據點滴記憶,在軍統時期的檔案中也查找了那塊染血的手帕,可是依然沒有下落。他也知道,這些革命者的遺物,往往不需要保留多久就被銷燬了,毀滅罪證是反動派常用的手段,他們妄想在身體上、意志上和所有可能留下紀念的物品上殘酷的滅跡,所以這塊手帕自然也就不知道何年何月就散失在軍統毀滅的無數罪證裡了。餘成俊這個名字也是無數革命者中的一員,他為了實現信仰,毅然選擇了離開心愛的姑娘,絕命紅顏的命運就是這樣,歷史會永遠記住他們這些前赴後繼的英雄。
這正是:一方繡帕憶當年,革命犧牲不畏難;改名換姓從此刻,多少往事藏心間。(請關注第一百七十一回:改名姓踏征程,歲月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