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備大典,蘇曜改制新軍(第3頁)
為了保證權力的穩定以及改革的順利推進,蘇曜還特意提前改組了中央軍的編制,把軍權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首先,蘇曜便是將已在戰亂中被打殘的北軍、西園、羽林和虎賁等軍重新整編,與自己手上現存的部隊一同,新設親軍十二衛。
他們分別是董勇統領的左右虎賁衛,趙雲統領的左右羽林衛,典韋統領左右金吾衛,關羽統領的左右驍騎衛,張飛統領的左右鷹揚衛,以及王淩統領的錦衣衛和蘇曜自領的赤雲衛。
沒錯,十二衛除了蘇曜外只有六個中郎將,其中除了王凌外,其他五人都是一肩挑起了兩衛。
這最大的原因除了蘇曜挑不出足夠多優秀的能夠獨立領軍的將領外,更多還是因為現在兵員數量實在有限的緣故。
經歷了連番大戰後,即便包括蘇曜自己帶來的部隊以及收編董卓投降過來的西涼軍殘部,麾下軍隊的規模也不過三萬餘人。
這相比於蘇曜從遼東來只帶的那八百騎來說自然是跨越級的提升。
但考慮到蘇曜新編衛隊,一個衛五個千夫長的名額算,一衛滿員仍需5600人。
也就是說,現存的這些兵力,不算功能特殊,拿走了司隸校尉職能的錦衣衛,其滿打滿算也就填滿六個衛隊的名額。
而顯然,考慮到還有一些本身就是如張濟和李雷等帶兵起義或歸降過來的人,這親衛隊的缺員也就更加嚴重了。
但是,蘇曜還是先行設置了十二衛的定額。
這一方面當然是為了考慮日後中央親軍的擴編,另一方面也是對於那些一直以來跟隨自己的部下們的嘉獎。
除了關張趙典等人統統都升了中郎將外,那些基層的將士們也隨著一口氣多出了一倍以上的軍官位空缺而一一遞補升職。
一時間,雖然只是初步方案,還沒有開始實施,但得到了消息的人群們無不歡呼雀躍,忠誠度蹭蹭蹭的上漲,翹首以盼女帝登基的到來。
但是,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憂愁。
朝堂之上,袞袞諸公們得知了如此激進的改革方案,無不大驚失色,議論紛紛,不乏直言聲討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