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從天降 作品
第677章 才女的苦惱(第2頁)
然而,自以為脫離苦海的蔡文姬並不知道,自己卻又入了火坑。
那董祀並非良人,不但因她失陷匈奴之事看不起他,竟然還犯了重罪要被論死。
最後,已經一把年紀了的蔡文姬“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哀”央求曹操放過,方才免了董祀的死刑,給自己保留了最後的那一點點容身之地......
那名動天下的一代才女,最終落得如此下場,著實令人扼腕唏噓。
不過,蘇曜來了,一切自然都不一樣了。
首先的,便是那董卓的命運。
由於蘇曜的介入,董卓早早的提前一年便逃離出了洛陽。
他的權勢可謂是來得快,敗的也快。
他自己都沒來得急給自己升太師,蔡邕的官路目前也就在六百石的治書侍御史上止步。
董卓頹勢盡顯,蔡邕作為董卓親信,自然也不被眾人看好,其與河東衛氏的聯姻也因此沒了著落。
蔡家女兒縱使風華絕代,名動京城,然而那些滑頭的世家卻根本就沒人願意在這個時候冒風險與蔡家結親。
世家大族不敢摘那帶刺的玫瑰,敢提親的卻又都是些無名無勢,只想借蔡家關係攀附董卓的投機分子。
對於這些人,蔡邕自然是嗤之以鼻,蔡琰更是連見都不願意見他們一面。
於是乎,蔡琰婚事就這樣尬住了。
蔡邕瞧得上的,人家不搭理你。
而願意來提親的,卻又都是蔡邕瞧不起的。
老實說,即便這樣蔡邕也沒有氣餒。
他相信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董公有識人之明,只要能改掉那剛愎自用的缺點,使眾正盈朝,廣納善言,定能重振朝綱,掃清宇內!
到那時候,蔡家的困境自會迎刃而解。
那些現在看不起自己,忙著撇清干係的人自然會搖著尾巴回來。
他愛女蔡琰的婚事也定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不過,結果嘛,蔡邕就被殘酷的現實來了一記重錘。
董卓的逃得突然,渾然不覺的蔡邕在上朝時就被裹挾帶走,竟完全來不及帶上家中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