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第2頁)
“那後來呢”
“禁軍雖不敢阻我,但卻早早派人入宮進去通稟陛下,後來,陛下下旨,讓我隨外祖父一併入宮,外祖父上朝議事,而我則是在偏殿,由宮人照看。”
所以,沈妙音一直都不在意什麼名門望族,天下,除了皇室,誰身世可以勝過她她雖然沒有公主封賜,但卻是實打實,當過一段時間公主的。
皇宮幾乎所有地方,沈妙音小時候都去過,就連上朝的萬壽殿,沈妙音小時候都偷偷溜進去過,那是多少越國臣子做夢都想踏入的地方可卻只是沈妙音幼時躲貓貓的遊玩之地。
“至於後來的事情,我想母親應該多少聽過一些的。”
“嗯我聽過的”
萬氏正聽得出神呢,不得不說,她這個女兒當真是女中豪傑,幼時便是那般超然脫俗,可眼下卻被沈妙音問的措手不及。
眉頭輕輕一皺,萬氏腦海中便開始回憶了起來,此前,她與沈妙音幾乎沒有交集,自然不清楚,而她還聽過卻只有一些的,想必是宮廷秘聞了。
宮廷裡面,秘聞最多的,無非就是已故先皇后……
擲東西,先皇后……
嘶!
萬氏不由得在心裡倒吸一口涼氣,她曾聽過一些傳聞,先皇后並非皇帝所願,所以,當時,先皇后被冊封時,皇帝並未將皇后印璽給先皇后,只是傳了口諭,讓先皇后掌管六宮。
誰都知道,皇帝當時心悅之人是誰,所以,對於這種事情,先皇后也不敢鬧,國舅一系朝臣也不敢說什麼。
直到後來,聽說是國舅爺在朝堂施壓,加上先皇后掌管後宮多年卻未掌鳳印,有些名不副實,皇帝也不好拒絕,便打算將鳳印交予先皇后。
可就在這時,突然傳出消息,說是鳳印被摔壞了,皇帝直接封存了,只給了先皇后一塊令牌,掌管後宮事宜。
當時,不少人都以為,是皇帝心有芥蒂,不願將鳳印交給先皇后,先皇后對此事耿耿於懷,心生鬱結,沒過幾年便病倒了,幾年前也去了,到死先皇后都沒有摸過鳳印。
“當時,我雖然懵懂,但殿內所有宮人都跪倒一片,惶恐不安,我也知自己闖下大禍,所以便去尋了外祖父。”
一見萬氏的神情,沈妙音便知道,她已經猜到了,這種事情,自然是不能夠明言的,皇帝不計較,那是皇恩浩蕩,但不是她藉此到處炫耀的依仗。
“我至今還記得,那日,外祖父正巧在陛下御書房內,我一進屋,便朝外祖父跪下,嚇了外祖父一跳,呵斥我犯了何事,我便直言,自己砸了一個東西,但好像沒有砸壞。”
萬氏聞言都不由得笑了起來,確實是砸了一個東西,並且沒有真的砸壞,只是,這種東西,豈是能夠隨便砸的
莫說砸了,世間除了寥寥少數人,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資格看一眼,更別說觸碰了,能夠將那等聖物把玩,甚至當石子擲出去,估計也就沈妙音一個了。
“當時,外祖父聽後還有些不以為意,估計是以為我掛念他,所以特來尋他,隨口問我砸了何物,我當時不敢多言,只是指著陛下書房桌上一物。”
沈妙音說著眼中也不由得多了幾分緬懷之色,時間一晃好多年過去,外祖父也不在了,外祖母年事已高,也不知,還能夠撐多久……
“當時,外祖父都嚇壞了,好在陛下寬厚,沒有計較,自那以後,我便不再與母親頂撞,事事都順母親之意,只有困惑之時,才會出言相問。”
萬氏也有些忍俊不禁,這種事情,換了誰不被嚇壞了那可是鳳印,名義上與玉璽一般,都是國之重器,也就是沈妙音,換了旁人,只怕早就人頭落地了。
當然,也就沈妙音能夠入得了宮,還安排一群宮人伺候著,旁人根本進不去。
甚至,萬氏都懷疑,那鳳印,搞不好是皇帝有意給沈妙音玩的,說不定還想著,讓沈妙音覺得好看,然後偷偷帶回家去。
以陛下對那位的念想,說不定真有這樣任性的想法,而且,那東西去到了薛府,陛下裝聾作啞,皇后也只能夠捏鼻子認了。
要不然的話,萬氏可想不出任何理由,那等聖物,會隨意放在一座空殿內,還給一個女童把玩,而且,僅僅被扔過一次之後,那等堅硬的印璽,竟二話不說直接封存不用。
萬氏很多事情,其實都看得明白,當時宮中流言,說不定就是皇帝故意,要不然的話,這種事,誰敢說還偏偏,這種事又是先皇后的心中鬱結,直接給先皇后氣倒了。
而且,沈妙音犯了錯,可是敢親自去老將軍面前主動跪下認錯,又能夠頑劣到哪裡去她扔東西時,十之八九是知曉那東西扔不壞,所以才敢扔的。
有些事情,沈妙音當時年幼不知內情,就算如今想來有不少疑點也難以摸清其中門路,可萬氏卻是知道不少隱秘的,可萬氏也不敢往下深想,連忙笑著應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很多事情,當下覺得很有趣的,或許時日一久,又或者經歷再多些,那逆子便明白了,只是,苦了你啊!”
“母親言重了,哪有什麼苦不苦的,妙音若苦,那世間比妙音還苦之人,豈非多如牛毛”
沈妙音淺淺一笑,同時端起一壺水來,將沖泡的茶水,小心地端到萬氏身側的小茶几上,輕聲說道。
“母親,小心燙著。”
昨日說過之後,萬氏今日也不再說了,反倒是享受著沈妙音對她的孝順,將杯蓋輕輕掀開,頓時,一股清香淡雅的茶香撲鼻而來,讓得萬氏不由得輕吸了兩下。
“好茶,我這龍井喝過不少次,可第一次有這麼香,妙音,等你將府中事宜都掌握後,在教教我。”
“母親過譽了,能與母親切磋茶藝,當是一件雅事。”
“你若是入朝為官,定然能夠位及人臣。”
“母親是在笑話我喜歡溜鬚拍馬嗎”
“那混賬若是有你這般懂事,我做夢都能笑醒!”
庭院內,萬氏正與沈妙音品茶說笑,怡然自得,只感覺,往日的憂愁與苦悶,已經離她遠去了。
可就在這時,有婢女進來稟報,說是宮裡尚服局的掌事姑姑來了,讓沈妙音和萬氏都有些茫然無措。
“侍劍,你去請清荷姑姑進來,百合,沏茶,孫嬤嬤,你讓後廚備上兩盤點心,用食盒裝著。”
萬氏站在一旁沒有說話,任由沈妙音做主,便是孫嬤嬤下意識抬頭看她也不理會,只是低著頭品茶,這會兒茶水冷熱正好,一口一口品著,舒服!
不一會兒,侍劍便領著清荷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兩個宮女,手上各捧著一匹上等的蜀錦,沈妙音見狀微微一愣,想不通,宮裡怎麼突然賞賜蜀錦。
“清荷姑姑,天寒依舊,先喝杯熱茶暖暖身子。”
“謝過世子妃,謝過王妃。”
見百合端茶遞來,清荷連忙伸手接過,還未品過,單單是那茶香,就讓清荷眼睛微微一亮,很顯然,這絕對是好茶,雖然不如貢茶,卻也是極品好茶。
“清荷姑姑,不知這是……”
沈妙音伸手指了指清荷身後的兩名宮女手中的蜀錦,明知故問道。
“這是陛下賞賜給梁王殿下的兩匹蜀錦,說是太后覺得梅雨時節又要到了,擔心被寒氣所侵,太后有三匹,太子與梁王兩匹,其餘諸王一匹。”
清荷笑了笑,並順勢將事情告知給了沈妙音,聽得此言的沈妙音和萬氏,都是眼瞳微微一縮。
太后三匹,這沒有問題,百善孝為先,皇帝亦是人子,太子兩匹也沒有問題,太子到底是儲君,甚至與太后同樣是三匹都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是梁王!
梁王與太子同樣賞賜兩匹,梁王雖是皇上胞弟,是勞苦功高的鎮北大將軍,還是太子親皇叔,可君臣有別,太子是君,梁王是臣,豈可相提並論
這事傳出去,只怕京城又該有流言,說陛下要廢太子,準備立梁王了。
當然,立不立梁王,這個都是後話,可廢太子的流言一出,整個京城可就要暗流湧動了。
再加上後半句流言,到時候,梁王府只怕也要捲入這儲君之爭了,二皇子和四皇子,只怕也會開始拉攏梁王府了。“多謝清荷姑姑告知,還有,我那婚服,還得麻煩清荷姑姑好生打理一番。”
沈妙音笑著將一塊佩玉系在清荷的腰上,隨後,又是從孫嬤嬤手中接過一個食盒,將其塞進清荷的手中,笑著說道。
“到時候,還得麻煩清荷姑姑出宮幫我走一遭,這食盒,到時候一併帶來就好。”
“謝世子妃和王妃賞賜。”
清荷也沒有拒絕,事實上,宮女出宮也很麻煩的,只有在奉命出宮採買的時候,才能夠出來,而且,還有時間限制,基本上買完東西就得回去,其他事情都做不了。
而像沈妙音這種,就是極好,出宮來送貴重東西,耽擱了一些也沒有問題,別太晚回去就行,然後再上下打點一下,更是什麼事都不會有,甚至,還能夠穩住自己的地位。
這也是為什麼,清荷一直都喜歡幫沈妙音辦事的原因。
“世子妃,這還有一物,是太后欽賜給你的,還望世子妃好生收好。”
清荷將食盒交給身後的宮女,這才從袖袍中,取出一個不大不小的錦盒,放在案几上,讓得沈妙音的眼瞳微微一縮,不等沈妙音開口,便主動說道。
“清荷還要回去覆命,便不打擾世子妃用茶了,王妃,世子妃,清荷告退!”
“百合,侍劍,孫嬤嬤,你們代我和王妃,送一送清荷姑姑!”
沈妙音和清荷碰過眼神之後,再次瞥了一眼那個不大不小的錦盒,擺手讓百合和侍劍等人一併出去。
等人都出去了,沈妙音一邊將面前的小巧錦盒拿在手中把玩著,同時目光也看向了王妃,這時她才注意到,萬氏的眼神竟是有些複雜。
這讓沈妙音有些奇怪,按理說,此物一直都在皇宮封存,萬氏現在不應該識得此物的。
“母親,你見過此物”
“見過,在母后的私庫中見過,母后一直將其珍藏著,便是我也只曾遠遠見過,說來也不怕你笑話,我一直都想知道,裡面究竟是什麼,讓母后如此珍視。”
萬氏的目光在沈妙音的身上停留了一陣,心下也有些感嘆,看來,當年的事情,還有很多她根本就不知道的,畢竟,她嫁給梁王的時候,很多事情都已經成了忌諱,都十分默契地閉口不言,她也無從得知。
“不過,今日,我想,我應該知道這個錦盒裡面裝的究竟是什麼了!”
說實在的,萬氏實在想不到,太后竟然捨得將這麼個珍貴的東西,送給沈妙音,難不成,是為了給她集齊一整個鳳凰套
可這麼做,就不怕讓宮裡那兩位鬧起來……是了,太后的想法,估計就是想要讓那兩位鬧起來。
反正隨便鬧,東西又不在宮裡,你們也都得不到,所以,貴妃也好,淑妃也好,還是什麼妃,都無所謂,因為,都不是皇后,那皇子們之間,還有什麼區別嗎
至於從沈妙音這裡搶,誰敢來搶且不說太后欽賜,皇上點頭的,就算拋開這些,她們敢動沈妙音
只是,這樣一來,梁王府就徹底不可避免地捲入了這場儲君之爭了。
甚至,萬氏心中都有種不好的預感,儲君之位,鳳冠,鳳袍,加上鳳印,難不成,這是要搶她兒媳婦嗎
“妙音,這兩匹蜀錦,你看著辦吧,我有些累了,先回去小憩一會兒。”
萬氏連忙那些想法趕出腦海,隨後笑著指著兩匹蜀錦說道,沈妙音微微點了點頭,也沒有打開,只是將錦盒收進了袖袍中。
在侍劍,百合和孫嬤嬤相送之下,清荷出了王府之後,等百合等人回府,清荷領著人一邊走在清冷的街道上,一邊冷聲說道。
“今日,我只是奉陛下之命前來送幾匹蜀錦,知道嗎”
“回姑姑,奴婢今日只是奉姑姑之命,前來送蜀錦的。”
“嗯,這是王妃與世子妃賞的,你們拿著吧。”
清荷美眸掃過一眼之後,微微頷首,隨後將手中食盒遞了過去。
那幾名宮女接過後,悄悄打開一看,見得點心盒裡面,竟然還放著不少銀子,便連忙合上了,跟在清荷身後,神色也越發恭敬了起來。
一整天,世子蕭瑾都沒有在王府露面,沈妙音也不在意,只要蕭瑾不死,她無所謂蕭瑾在哪兒。
昨日將鋪子盤點過了之後,今日上午,去虎衛點過卯之後,沈妙音將所有的賬本,都一一查過了,下午,便見了王府所有在京城的鋪子的掌櫃和主事,也算是讓他們認一下新主子。
一整天的忙碌,就這麼過去了,等到入夜的時候,王府的燈燭都全部亮起之時,沈妙音這才帶著百合,侍劍來到膳廳。
還未走進膳廳,沈妙音便聽到膳廳內,王妃的怒喝聲響了起來。
“他不肯回來不回來,那有本事就這輩子都不回王府,也別問王府再要一兩銀子。”
“那混賬將我家妙音當什麼了啊堂堂世子妃放在王府置之不理就算了,明日還是世子妃回門的日子,那混賬竟然還敢留在青樓不回府”
“混賬,混賬東西!氣死我了!”
萬氏不斷破口大罵著,她派人去天香閣喊了不下三次,蕭瑾愣是沒有任何一點反應。
第一次,王妃派去的人,門都沒進去就被張大海攔下了,第二次,王妃讓人拿著自己的令牌進去,門是進去了,可還沒見到人,就被打發了。
第三次,派去的人就是剛剛回來的孫嬤嬤,親自去的天香閣,蕭瑾直接閉門不見,任憑孫嬤嬤在門外怎麼喊,就是不出來。
孫嬤嬤也是無奈,她總不能在門外大喊,明日是世子妃回門的日子,王妃特令世子回府,明日一道隨世子妃回門吧真要那樣喊了,世子妃的臉面,怕也要丟盡了。
世子妃那般好的女子,孫嬤嬤也不是不知好歹的,怎麼可能辱了世子妃名聲,只好無奈回來稟報了。
“母親,喝兩口湯水,莫要生氣,氣壞了身子可不值當。”
突然響起的輕柔聲音,以及放到自己面前的湯碗,讓萬氏都愣了一下,原本氣紅了臉的萬氏,此刻更是氣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她這女兒多好啊,偏偏那個混賬……
“母親不必如此,你身子骨要緊。”
沈妙音一邊抱著萬氏,同時對著孫嬤嬤等人擺手,讓百合她們這些下人都離去,只剩下侍劍在膳廳外等候。
“妙音啊,我就是覺著對不住你,你說,你好好一個女兒家的,怎得平白受這委屈啊!”
雖說處的時間才不過兩天,可萬氏是真真喜歡沈妙音,那是真打心眼兒裡在乎,這是個絕頂聰明,卻又懂得裝糊塗的。
加上早上的事情,讓萬氏心裡有了一陣危機感,她真的擔心,到時候沈妙音和蕭瑾和離,那個混賬以後該怎麼辦她又去哪兒找這麼好的兒媳婦
“母親,我好著呢,不礙事的,莫要因為不相干的人,氣壞了身子,妙音還等著母親以後撐腰呢。”
沈妙音將手帕遞給了萬氏,萬氏自己抹了抹眼角,這才忍不住長嘆了一聲,搖了搖頭說道。
“唉!算了,你說的也對,若是我氣壞了身子,一口氣過去了,那混賬估計流兩滴眼淚就無事了,說不定,心裡還樂著呢,畢竟,沒了我,那混賬說不定自己直接就把那賤人迎進王府了。”
這還是萬氏第一次罵那個女人,以前,逆子糊塗就糊塗吧,至少還是自己的獨子,忍一忍就算了。
可現如今,若不是她不能生了,她便是拼了自己的命,也得生一個下來,然後讓那混賬滾蛋!
“母親說的哪裡話,世子只是不喜我,對母親還是有情分在的,否則的話,當初也不會答應母親娶我了。”
沈妙音輕聲說道,倒也沒有趁此機會說蕭瑾的壞話,至於那個綰綰,更是一句都不曾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