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1573章 崇禎壬午冬月青來監造(第3頁)

    今天,宋青雲帶著振豐、馬戶正在另一個村裡溜達著收老物件,突然,一位大嬸手裡的香爐引起了他的注意。這位大嬸手裡拿著一件銅爐,色澤古樸,造型別致。宋青雲心頭一喜,快步上前仔細端詳,雖然不是夢寐以求的宣德爐,但也是一件明代崇禎年間的沖天耳金片三足爐,這讓他欣喜不已。

    這件明崇禎沖天耳金片三足爐,入手便是一陣溫潤的觸感,沉甸甸的,彷彿蘊藏著歲月的重量。它直徑約莫十二釐米,大小恰好可以盈握於掌心。爐身三足鼎立,穩穩地支撐著渾圓的爐腹,彷彿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靜默而莊重。一對沖天耳,如同展翅欲飛的鳳凰,為這古樸的器形增添了一絲靈動之氣。爐身銅質厚重,入手光滑細膩,撫摸上去,一種溫潤的質感沁入心脾,令人愛不釋手。金片細緻地鋪滿了整個爐身,如同點點繁星散落在夜空,閃爍著迷人的光芒。歷經歲月的洗禮,包漿色澤愈發亮麗,散發著古樸典雅的氣息。這件銅爐不僅擁有崇禎年款,更難得的是還刻有監製者的名款,工藝之精湛,實屬罕見,堪稱同類器物中的翹楚。

    細細端詳,此爐造型獨具匠心,形體飽滿圓潤,如同一位豐腴的貴婦。雙耳高聳峻峭,如同巍峨的山峰,直插雲霄。耳孔雖呈半圓形,但下部兩角打磨得圓潤可愛,更顯精緻。爐口微微外侈,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吐露著芬芳。爐腹向下垂墜,如同成熟的果實,飽滿而豐盈。爐底也略微凸起,與三足相呼應,更顯穩重。三足略顯豐腴,足底寬闊平坦,與同期的爐足相比,顯得格外獨特,在明清時期的銅爐中,實屬罕見之物。

    爐身皮色沉穩內斂,散發著一種貴重的氣息,如同一位經歷了世事滄桑的智者,散發出一種沉靜而睿智的光芒。茶墨色的包漿,如同水墨畫般暈染開來,與點點金片交相輝映,更顯古樸典雅。點綴其間的金水,如同絨毛般柔軟,又似雲朵般輕盈,大小不一,錯落有致,彷彿一顆顆星辰鑲嵌在夜空中,閃爍著迷人的光芒。赤色的光芒璀璨奪目,奇異的色彩交相輝映,如同秋夜的星空,美輪美奐,令人歎為觀止。爐身的銅質,燦爛如黃金,歷來是收藏家們追尋真宣德爐的重要依據,正所謂「好銅必佳器,佳器匠必高」,這件銅爐的材質之精良,可見一斑。

    爐底刻有「崇禎壬午冬月青來監造」的楷書款識,字體工整清晰,筆畫遒勁有力,如同毛筆書寫一般流暢自然,可見工匠技藝之高超。其底平整光滑,字體和筆畫都稜角分明,起承轉合之間,如同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應當是先在臘模上刻好款識,再鑄造爐身,最後進行修磨而成。如此精細的工藝,更彰顯了這件銅爐的珍貴价值。通體滿布金片,包漿色澤亮麗,加上崇禎年款和監製者名款,如此精美的製作,實屬罕見,堪稱同類銅爐中的佼佼者。

    “先生,您瞧瞧我這爐子怎麼樣?值錢不值錢?”大嬸搓著手,眼神裡充滿了期待,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彷彿這爐子的價值關乎著她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