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3頁)

 胡明的散活已經宣告結束,元棠卻有點坐吃山空的危機感。

 好在她住在地?毯廠的宿舍裡?,很快就讓她找到了一個機會。

 白縣地?毯廠現在效益還不錯,做出來的地?毯都是銷往國外?的複雜花色。這樣的複雜花色,也在很早就已經普及了機器化。

 就是用一個機器去織地?毯,人只要?盯著機器不出錯就行了,胡燕現在就是這種看機器的工人,也叫擋車工。

 機器如果出現花色問?題,或者斷線,就要?人工去替換線軸。

 元棠馬上?就盯準了機會,廠裡?是三班倒,總有那家?境不太?困難的工人,不願意做晚班。於是就應運而生了一種臨時工,替夜班。

 替一晚上?夜班一塊錢,給的工價不高,但元棠因著和胡燕的交情,很快就給開學之前的日程排滿。

 如此這樣,很快就熬到了開學。

 元棠跟胡燕告別,揹著自己的幾本書和胡燕給的兩?身衣裳去學校報道。

 白縣一中據說原來是縣城的城隍廟,後?來破四舊,把城隍廟砸了,這地?方就改了學校。只是學校的大門還是用的原來的,紅色高大的門上?掛著牌匾。

 “白縣一中”四個字,在元棠眼裡?格外?熠熠生輝。

 門口早已是熙熙攘攘,縣城裡?重視教育,但凡孩子供到這裡?,家?長都要?來送一送。

 有那扛著鋪蓋的家?長喊著讓一讓,身後?跟著一個手足無措的靦腆孩子;也有那豪氣的家?長,不知道從哪兒借來一輛摩托車,非要?進校園,跟門衛扯個沒?完;還有那一看就是農村來的,畏首畏尾的父母,緊緊捂著懷裡?說不定是借來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