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白的柳時 作品
第392章 野望(第3頁)
可他們並不這麼認為,說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也好,說他們不知天高地厚、稚嫩太過天真也好,他們並不覺得大多數人會經歷的階段,都會做的事就一定是正常且正確的。
他們三覺得他們只是來到了瓶頸或者說舒適區,他們應該要做的是打破瓶頸,走出舒適區,而不是待在原地等待機會,等待成長,等待進步。
維茨金在他的《學習之道》一書中曾提出,人們對於學習方法大致可以歸為兩類觀點:
一類是完整體理論,一類是漸進理論。
整體理論就是人們認為人的一生能達到的成就是固定的,他們將學習的成敗歸結於一種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能力水平。
漸進理論則更傾向於“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結論,只要通過努力,用正確的方式去學習和訓練就能不斷的進步下去,沒有盡頭。
而他們三是漸進理論的擁護者,況且他們的內心深處還有未曾與人言的野望,他們想要當領域的開拓者。
就像從前的越前南次郎一樣,他們三研究過網球歷史,在他還未出現在網壇之前,世界網壇的進步其實是處於一個比較勻速的狀態,在他出現之後,卻出現了高速發展的階段……
越前南次郎開創的無我奧義和對精神力運用的開發和創造,更是刺激和帶動了許多世界網球的選手成長,給他們帶來了無數的靈感迸發。
創造性總是保持某種神秘感,因為就其本身而言,創造就是製造出人們尚未見過或未體驗過的事物。
每一位開拓者的出現,都是打破人類認知的時刻,也是讓人類成長進步的時刻。
一旦開拓者展示了某件事是可以做好的,其他人不過是有意或無意,會向開拓者學習,並跟著做。
就算開拓者沒有分享他們的方法,但只要讓大家知道某件事是可以做到的,同樣也會驅使其他人去思考、去嘗試。
這就是身為開拓者帶來的巨大能量,這多麼令人神往,他們也想要成為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