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月下傷心奴家 作品

第136章 補充川軍武器(第3頁)

 相反,小鬼子在吳興城周圍,以及李家巷的丘陵地區,投放了遠比歷史上更多的航空炸彈,幾乎將這一片丘陵完全夷為平地。

 雖然第 7 軍剩餘的官兵和川軍剩餘的官兵,已經非常嚴格地按照陳振華所教導的方式挖掘工事,以阻擊小鬼子的航空轟炸,以及小鬼子的炮兵轟炸了,但依然難以解決小鬼子炮火猛烈的問題。

 畢竟哪怕是第 7 軍擁有二十四門火炮,鑑於防守的安全考慮,也分出了一半的火炮到後方的廣德和泗安。

 因而,炮火的火力程度又減少了一半,最主要的是對於小鬼子的空軍,此時的國軍完全沒有反制能力。

 致使第 7 軍的火力難以與小鬼子第 6 師團以及第 18 師團的火炮攻擊力相抗衡,再加上小鬼子擁有大量的空中轟炸,即便陳振華將系統空間裡的高射炮炮彈全部用盡,也未能解決小鬼子大量的航空轟炸。

 反倒為廣大第 7 軍的官兵,引來了更多的地獄覆蓋式轟炸,反覆的覆蓋式轟炸,所以,剩餘的一半川軍和第 7 軍的兵力,在戰火中又有一部分犧牲了。

 當然,在吳興城發起了慘烈阻擊小鬼子第6師團戰鬥的同時,在蘇福縣以及江陰縣的第 36 師、87 師以及 88 師的官兵,分別在三條戰線上,與小鬼子的申城派遣軍,展開了節節敗退的殊死搏鬥。

 尤其是蘇福線上的一些戰壕,也發揮了一定作用,對小鬼子的進攻,起到了極大的延緩效果。

 當然,這些延緩了小鬼子的進攻步伐,也讓小鬼子的兵力遭受了重大損失,然而,小鬼子的戰爭機器已然全面開動,所以在華中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將的要求下,小鬼子再次從本土運送來了大量的補充兵員。

 從而對第 3 師團、第 6 師團、第 9 師團、第 10 師團、第18師團,以及 114 師團進行迅速的補充,當然,也再次增加了大量的九六式戰略機轟炸,幾乎將小鬼子本土的戰略轟炸機全部調派了過來,以此來削弱國軍潰兵的抵抗。

 畢竟,此時的小鬼子尚未開啟與花旗國的戰鬥,所以還留有大量餘力投入到華夏戰場,就這樣,小鬼子的補充力量再一次得到增強,隨著小鬼子力量的進一步增強,防守在蘇福縣的國軍也好,江陰縣的國軍也好,再次遭受了小鬼子的慘烈轟炸,繼續損失了大量的官兵。

 之後,國軍力量開始逐步向後緩緩撤退,不過相較於歷史上的潰敗而言,已經是非常不錯了,當然也比歷史上減少了大量國軍官兵的死亡。

 此時,最先撤離戰場的國軍官兵已經抵達金陵附近,當然也受到了最高統帥部的重視,最高統帥部也在積極地一方面組織全國的兵力進行抵禦,另一方面也在尋求戰略上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