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獨立旅自行車部隊建設
1941-1943年,新四軍三師師長黃大將,因高度近視不便騎馬行軍,於是改乘自行車,那輛自行車是1939年繳獲的戰利品。
當時,三師司令部通信參謀王扶之,就是騎著那輛自行車,載著黃大將,指揮三師的部隊轉戰蘇北,被譽為“自行車上的師部”。
在1937年,小鬼子開啟了全面侵華戰爭期間,日本動用了大約5萬人的自行車部隊,在整個華夏大地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給華夏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包括小鬼子扶持起來的大量的偽軍和漢奸政府,更是配備了大量的自行車,在對華夏普通老百姓的奴役之中,發揮了極大的助紂為虐的作用。
並且在攻打黎城、涉縣等城池的過程中,也繳獲了大量的自行車和黃包車,高達200多輛,所以此時的陳振華,再次萌發了建立一支自行車部隊的想法。
在陳振華的眼中,自行車無論是用於人員運輸的戰鬥,還是對於八路軍的物資迅速轉移,都將帶來極大的便利,尤其是在戰馬缺乏的時候,運輸物資方面更是如虎添翼。
此時陳振華毫不猶豫果斷地,將警衛班班長段鵬喊來。隨後,他親自從庫房裡取出2輛自行車,來到空曠之處,準備親自示範給段鵬看。
此時對於段鵬而言,自行車並非完全陌生的物件,作為經常售賣小米的段鵬,在縣城裡,早已經見慣了那些地主老財和漢奸偽軍騎著自行車。
此時的段鵬,在陳振華耐心且細緻的示範下,憑藉本身出色的領悟能力和身體素質,他很快便在陳振華的幫助下,掌握了騎自行車的要領。
這一學會,可就不得了了,段鵬彷彿發現了新大陸一般,目光緊緊地鎖定在自行車上,捨不得移開。
他大聲懇切地對陳振華說道:“旅長,這輛自行車,您就送給我吧!這樣不但可以節省很多體力,哪怕是在戰場上,我也能馱著您,迅速地前進!”
聽聞此言,陳振華不禁啞然失笑,像段鵬這樣憨厚質樸的漢子,居然能如此迅速地意識到自行車在軍事行動中的重要作用,著實讓人感到欣慰。
見段鵬對那輛自行車如此鍾情,陳振華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就在這時,陳振華又想到,應該進一步瞭解部隊中會騎自行車的人員情況,以便更好地規劃自行車在獨立旅部隊中的運用,尤其是在特戰團之中的應用。
於是,陳振華果斷地將李戰龍喊來,當李戰龍匆匆趕到,看到陳振華和段鵬在旅部指揮部院子裡騎著自行車歡快地轉著圈時,他先是驚訝,隨即臉上浮現出興奮的神情。
對於李戰龍來說,自行車自然不是完全陌生的事物。畢竟作為曾經的國軍戰士,他也有過騎自行車的經歷。
沒有過多的猶豫,李戰龍迅速跨上旁邊的一輛自行車,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三人在院子裡,你追我趕,歡聲笑語迴盪在空中,他們盡情享受著騎自行車帶來的快樂,彷彿暫時忘卻了戰爭的緊張與殘酷。
陳振華純粹此時則是在享受這片刻的輕鬆與愉悅,而李戰龍和段鵬,除了享受快樂,更多了一份對自行車在軍事應用上的思考。
騎了幾圈之後,陳振華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他停下自行車,穩穩地站在地上,目光堅定地看向李戰龍,說道:
“戰龍啊,你看看這個自行車,咱們的特戰部隊當中,現在有多少人會騎自行車?”
李戰龍聽到陳振華的問話,也停下了動作,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兒,他開口說道:
“旅長,這個事情,我還真得去仔細調查一番,不過用不了多久,我騎著自行車回去,讓他們看看就很快知道了,不過依我初步的估計,應該不會太多。畢竟,咱們的戰士大多來自農村,接觸自行車的機會相對較少。”
陳振華微微點頭,說道:“這確實是個問題,但自行車對於我們部隊的機動性和運輸能力的,有著巨大的提升潛力,這個現在不用我說,你們也看到了。我們必須想辦法讓更多的戰士學會騎自行車,並且要制定出相應的戰術和訓練計劃,從而將旅部的那些自行車,全部應用到我們的隊伍作戰之中去。”
李戰龍鄭重地回應道:“旅長,您放心,我這就去安排,儘快把會騎自行車的人員名單統計出來,然後組織特戰團的全體官兵,進行騎自行車訓練。”
陳振華滿意地拍了拍李戰龍的肩膀,說道:“好,這件事情要抓緊辦,尤其是你們特戰團,更應該發揮出機動作戰的能力,不僅依靠戰馬,同時也可以依靠這些自行車,甚至黃包車,我們要讓這些自行車在戰場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為我們的勝利增添一份保障。”
說完,段鵬再次騎上自行車,在院子裡帶領著警衛班的同志,繼續練習騎自行車,他們的身影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堅定而充滿希望。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戰龍則是迅速展開了對特戰團部隊中會騎自行車人員的統計工作,他深入到各個連隊,與戰士們交流,瞭解他們的情況。
經過一番細緻的調查,李戰龍將統計結果交到了陳振華的手中。看著手中的名單,陳振華皺起了眉頭。
正如他們所預料的,會騎自行車的戰士數量遠遠低於預期,只有不足50人,但李戰龍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更加堅定了要推廣自行車訓練的決心。
陳振華立即召集了特戰團的各級幹部,召開了一次關於自行車運用溝通研究的會議。在會議上,他詳細地闡述了自行車在作戰中的優勢和重要性,並制定了一系列的訓練計劃和目標。
“同志們,我們不能被眼前的困難嚇倒。雖然會騎自行車的戰士不多,但我們可以通過訓練,讓更多的人掌握這項技能。我們要把自行車變成我們的有力武器,提高我們的作戰效率和機動性!”陳振華的話語充滿了激情和鼓舞。
此時特戰團的各級幹部紛紛表示贊同,並積極響應陳振華的號召,投入到自行車訓練的組織和實施中。
原本他們還想著爭奪那些繳獲的戰馬,從而進一步提升特戰團的迅速轉移能力,現在看到了自行車以後,則是迅速積極的想著應用自行車的事情來,甚至還為自行車的更廣泛的應用而自豪。
很快在特戰團的各個訓練場上,獨立旅旅部的100輛自行車全部被分配到特戰團的各個連隊,從而來迅速的開展訓練。
所有的特戰團戰士們熱情高漲,那些已經會騎自行車的戰士充當起了小教練,耐心地指導著其他戰士,從如何保持平衡到如何靈活地轉彎,每一個動作都反覆練習。
陳振華和李戰龍也時常出現在訓練場上,為戰士們加油鼓勁,親自糾正他們的錯誤動作。在他們的帶動下,戰士們的訓練效果顯著提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戰士學會了騎自行車,他們逐漸熟練掌握了各種騎行技巧,並且能夠在騎行中完成一些簡單的戰術動作。
與此同時,陳振華還組織人員對自行車進行了改裝和優化。他們在自行車上加裝了木質的貨架,以便能夠運輸更多的物資,尤其是迫擊炮和擲彈筒,包括火炮彈藥。
為了適應不同的地形和作戰環境,陳振華還特別對自行車的輪胎和剎車系統進行了改進,親自教導大家處理一些應急的情況處理。
隨後陳振華安排了一場小小的拉力賽中,各個連的自行車隊伍首次亮相,那些優秀的戰士們,騎著自行車,一邊做著各種動作,一邊迅速而靈活地穿梭在戰場上,完成了物資運輸、情報傳遞和兵力快速部署等任務。
他們的表現得到了特戰團各級指揮官的高度讚揚,也讓其他部隊對自行車在作戰中的運用有了新的認識。
經過不斷地訓練和實踐,特戰團的自行車隊,逐漸成為了八路軍獨立旅部隊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在後續的戰鬥轉移中,他們更是發揮了出其不意的作用,為每一場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而這一切的開端,都源於陳振華那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他成功地將原本閒置的資源轉化為了戰鬥力,為抗戰革命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當李戰龍不辭辛勞地,將整個特戰團當中的廣大官兵都成功教會使用自行車之後,陳振華這才將接下來的戰鬥行動安排告知李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