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獨立旅大發展,標準團編制全面補充(第3頁)
孫大福副團長,為人穩重,做事踏實。他總是默默地為團隊付出,關心著每一位戰士的生活和訓練。在戰場上,他冷靜沉著,能夠在關鍵時刻給予丁偉團長有力的支持。他注重細節,對於後勤保障工作一絲不苟,確保了戰士們在戰鬥中能夠無後顧之憂。
在常規兵團建設方面,同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除了新兵團、戰車團、特戰團、炮團、騎兵團這些專業兵種的建設之外,獨立旅還著眼於組建幾個標準團,以進一步完善部隊的組織結構和作戰能力。
其中,組建的獨立旅第四團,團長孔清得,西路軍老戰士,並且在129師385旅擔任一個營長的職務,被陳大旅長直接用2門迫擊炮,外加兩挺重機槍,這才換到獨立旅,擔任四團的團長。
獨立旅第四團的政委則是由鮑賢智同志擔任,也是陳大旅長從385旅換來的老同志,再加上來自原特戰營副營長的王夢生作為副團長,此時的四團實力大增,被陳振華安排在平順縣縣城駐紮。
獨立旅第五團的團長由來自西路軍的重要將領王材桂擔任,副團長則由張大彪兼任,他們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帶領著原虹梯關另外一半的八路軍一同融入到第五團的建設之中雖然仍駐紮虹梯關。
王材桂團長,一位身經百戰的將領,他的目光中透著堅毅與睿智。歲月的洗禮在他臉上留下了痕跡,但那是榮耀的勳章,見證了他無數次在戰火中的衝鋒陷陣。他的軍事經驗豐富得如同浩瀚的海洋,無論是戰略佈局還是戰術指揮,都能做到精準無誤。
張大彪副團長,英勇無畏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總是衝鋒在戰鬥的最前線,揮舞著鋼刀,吶喊著鼓舞士氣。
這樣的安排,旨在形成強大的戰鬥合力,與周衛國所領導的獨立旅第1團相互配合,共同負責黎城縣城及周圍的安全。
第1團由周衛國帶領,熊德琛為政委,曾邵杉作為副團長,駐守在城內,通常往武鄉方向佈防,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敵人。
熊德琛政委,有著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他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軍人的使命和擔當。他注重團隊的思想政治建設,讓每一位戰士都明白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曾邵杉,作為副團長,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他精心安排訓練計劃,合理調配資源,確保團隊的各項工作能夠高效有序地進行。在戰鬥中,他能夠迅速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強大的戰鬥合力,給予敵人以致命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