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虹梯關大發展(第2頁)
新兵們齊聲回應:“請陳團長放心,我們一定不辱使命!”
視察結束後,陳振華與周衛國、張大彪再次商討了虹梯關的防禦策略和未來的發展規劃。他們堅信,在全體戰士的共同努力下,虹梯關必將成為抗擊日寇的堅固堡壘。
周衛國和張大彪同志此次的新兵招募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共計招募了 1500 人。然而,他們心裡十分清楚,招募新兵只是第一步,後續的訓練和管理才是關鍵所在。
如果不能給予新兵們良好且系統的訓練,以及科學有效的管理,那麼這龐大的新兵隊伍很可能會成為潛在的巨大危險。
所以,當招募人數達到 800 名新兵時,他們果斷地按下了暫停鍵,決定先集中精力,將這 800 名新兵與之前招募的 600 名新兵整合在一起,展開集中性的訓練和指導,至於後續再次招募的兵員,則直接送到了獨立團總部進行安排。
要知道,張大彪和周衛國可都是在戰場上歷經無數次生死考驗的百戰老兵。他們在戰火硝煙中摸爬滾打,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對於如何培養新兵,他們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體會。
經過一番深入的商議,他們沒有遵循傳統的方式安排 10 個新兵連,而是獨具匠心地只設立了 5 個新兵連。
每個新兵連的兵力規模也並非常見的 160 人,而是大膽地直接擴充到 320 人,以連為基本單位進行管理,這樣的決策無疑對連排級主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好在,經過仔細的評估和權衡,現有的老兵人員配置勉強能夠滿足這一需求。當然,這只是初步的安排,後續會根據新兵們在戰鬥訓練中的實際表現和能力提升情況,對單個負責人進行合理的提拔和調整。
周衛國和張大彪的這些安排,無疑是經過深思熟慮、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明智之舉。他們的決策深深契合了陳振華的練兵初衷。
陳振華一直強調,新兵的培養不僅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要打造出一支紀律嚴明、戰鬥力強的隊伍。
而且,陳振華心中早有規劃,他打算後續從陳大旅長那裡置換大量經驗豐富的老兵過來,將他們補充到這些新兵隊伍當中,進一步充實
廣大獨立團新兵營的班排連營級幹部指揮員體系。這樣一來,能夠確保整個指揮系統高效有序地運作,避免出現任何混亂和失誤。
在虹梯關這邊看到自己滿意的成果之後,陳振華滿心歡喜。他懷著愉悅的心情,駕駛著那輛卡車,馬不停蹄地直接前往386旅旅部。因為他深知,到了旅部,還有一系列重要的工作等待著他去處理和解決。
一路上,陳振華的思緒如同紛飛的柳絮,飄向遠方。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虹梯關新兵們那一張張充滿朝氣和渴望的臉龐,那一雙雙堅定而又充滿期待的眼神。他深深地明白,自己肩負著無比重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