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戰鬥勝利之後就招兵(第3頁)
告示上那激昂的文字,彷彿燃燒的火焰,點燃了人們心中的愛國熱情。同時他們親自深入到各個村莊,召開徵兵動員會。
在會上,沈泉慷慨激昂地講述著抗日的形勢,以及獨立營的英勇事蹟,讓村民們對這支隊伍充滿了嚮往和敬意。
在現場邢志國則耐心地解答著大家的疑問,消除他們的顧慮。為了吸引更多有文化、有志向的青年,他們還特意在當地的學校設立了徵兵點。許多熱血沸騰的學生,在聽到他們的宣傳後,紛紛報名參軍。
在徵兵過程中,他們嚴格把關。不僅考察報名者的身體素質,還注重他們的思想品質和愛國情懷。對於那些身體強壯但思想動搖的人,他們堅決拒絕;而對於那些身體稍弱但意志堅定、心懷家國的人,他們則給予機會。
為了擴大徵兵範圍,他們還派出小分隊,到更遠的豫省林州縣的各個村裡進行宣傳。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但從未有過絲毫抱怨。
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了煙屯村獨立營的新兵隊伍中。這些新兵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背景,但都懷揣著同一個夢想——保家衛國,抗擊日寇。
在新兵招募完成後,沈泉和邢志國並沒有絲毫鬆懈。他們立即組織對新兵進行初步的訓練和教育,讓他們儘快適應軍隊的生活,為後續的嚴格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看到邢志國和沈泉的共同努力之後,陳振華終於踏上了離開煙屯村的路途,朝著周衛國和張大彪所在的虹梯關進發。
此時的虹梯關基地,則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周衛國和張大彪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兵的訓練之中。
當陳振華抵達虹梯關時,一輛卡車滿載著物資緩緩駛入基地。車上裝著大量的米麵糧油,還有 10 門擲彈筒、兩門迫擊炮以及大量的牛肉罐頭。
這並非是陳振華刻意為之,而是他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他必須通過這樣的方式,巧妙地將空間內的物資轉移出來,為獨立團的各只隊伍提供充足的補給。
倘若由獨立團總部來負責運輸這些物資,必然要進行繁瑣且細緻的統計工作。而陳振華如此操作,正是為了讓物資的來源變得模糊不清,讓眾人誤以為這又是他從某個小鬼子的據點或是漢奸地主老財的倉庫中繳獲而來。
隨著這些物資源源不斷地補充到獨立團的三處加強營基地,陳振華空間內的物資積壓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
畢竟,只要他願意,隨時都能前往小鬼子的基地或者那些為虎作倀的漢奸地主老財的倉庫,獲取所需的物資,這對他而言簡直易如反掌。因此,陳振華在行動時沒有絲毫的猶豫和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