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兵工廠工具改造,大批新武器裝備獨立團(第2頁)
當扳手從爐中取出時,那熾熱的紅色彷彿是陳振華心中燃燒的熱情。他迅速將其放入冷卻劑中,伴隨著一陣“滋滋”聲,扳手完成了最後的蛻變。
經過這一系列精心的製造過程,一把完美的扳手終於呈現在陳振華的手中。它不僅外形精緻,而且堅固耐用,彷彿是一件凝聚了智慧和汗水的藝術品。
當陳振華從黃崖洞兵工廠離開時,他給獨立團團部帶回了豐碩的成果,包括 50 具擲彈筒、20 具 81 毫米的迫擊炮以及大量的迫擊炮炮彈,以及50把mp28衝鋒槍和上百具捷克式輕機槍,這讓炮兵炮營營長李有才和特戰營營長李戰龍興奮不已。
在炮兵刻苦訓練的日子裡,炮營營長李有才迎來了一次重大的裝備補給。那 30 具擲彈筒和 10 門迫擊炮,以及大量的炮彈,猶如久旱後的甘霖,為獨立團注入了新的力量。
原本,李有才一直憂心忡忡,擔心擲彈筒的數量不夠,無法為班排一級提供足夠的火力支援。但現在,隨著陳振華帶回來的50 具擲彈筒,情況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整個獨立團現有的排級作戰單位,每個作戰單位至少能夠配備兩門擲彈筒了,而迫擊炮的數量也達到了三十六門,這對於李有才建設的一個加強型的迫擊炮連來說,條件已經相當充足。
當這批寶貴的裝備抵達時,李有才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深知,這些武器將成為獨立團在戰場上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
他迅速組織人員,對裝備進行清點和整理,同時開始思考如何進行合理的部署,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它們的作用。
要知道,一個常規的迫擊炮炮連通常由三個排組成,每個排又分為三個班。按照每個班配備兩門迫擊炮來計算,總共需要十八門迫擊炮就足以滿足基本需求。
然而,李有才可不是那種會浪費資源的人,他果斷決定,特戰營的官兵直接配備一個迫擊炮連,而所有剩餘的迫擊炮,則再給三個新兵營建設一個迫擊炮連,等於每個新兵營增加了一個迫擊炮排,這樣多增設一個迫擊炮連,從而組建了兩個迫擊炮連。
如此一來,十八個迫擊炮班,總共擁有三十六門迫擊炮,每個班都能配備兩門迫擊炮,完美地實現了資源的合理配置,極大的加強了特戰營的火力攻擊
和獨立團新兵營的攻擊。
為了讓這兩個迫擊炮連在未來的戰鬥中發揮出最大的威力,李有才對迫擊炮連的建設和安排進行了精心的規劃。
他首先對人員進行了合理的調配,將經驗豐富的老兵和充滿朝氣的新兵相互搭配,以老帶新,確保每個班都有核心的骨幹力量。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獨立團,團裡的各級幹部們無不歡欣鼓舞。對於他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批武器的到來,更是戰鬥力提升的希望。尤其是孔捷、周衛國和邢志國,他們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匆匆地趕到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