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李雲龍套近乎,張大彪入場
這一遭,讓陳大旅長深切體悟到,部隊的紀律和思想建設猶如鋼鐵長城的基石,絲毫不得懈怠,必須時刻抓緊,才能確保部隊的強大戰鬥力與高度凝聚力,在未來的戰場上贏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李雲龍這人吶,雖說性子衝動,還時常違反紀律,但他在戰士們心目中的威望和影響力卻不容小覷。
怎樣去積極引導並充分發揮他的優勢,改正他的缺點,成了陳大旅長亟待思索和解決的關鍵難題。
暫且拋開陳大旅長在 772 團對後續的處理工作不談,陳振華、李雲龍和張大彪,三人直接從 772 團的團部離開。
他們自然是一人一匹馬,畢竟從此地到平順縣獨立團的駐地至少還有80公里,要不是程團長看待李雲龍白捱了陳大旅長三鞭子,並且沒有動用772團一把槍的情況下,主動贈送兩匹老馬。
可想而知,走路的話,從772團到獨立團,起碼得耗費一天的時間,不過此時他們騎著的是三匹老馬,雖說速度比不上陳大旅長那匹良駒,但好歹比三人徒步要快得多。
雖說陳振華施展 七十二路彈腿或許能有這般速度,可李雲龍就未必行了,不過方才陳振華那一手 300 米外擊中李雲龍手中的鏡面匣子,也讓陳大旅長深感欣慰,更堅信陳振華能與李雲龍通力合作,徹底將李雲龍扭轉過來。
這不,剛離開 772 團團部還不到 3 公里,李雲龍就一臉諂媚地趕上陳振華,然後說道,
“小華,小陳……陳……陳團長!”
李雲龍琢磨了半天,把“小陳,小華”換成了“陳團長”。原本,李雲龍根本不屑稱呼陳振華為陳團長,畢竟陳振華的年齡擺在那兒。
儘管此時的李雲龍早就知曉陳振華在淞滬戰場,以及金陵防禦戰中的一些出色戰績,可是作為一名老紅軍、老戰士,李雲龍對於陳振華的戰功,那是要親眼目睹才算數。
畢竟自抗戰以來這半年,國軍戰場上的虛報戰功、誇大其詞的事情比比皆是,自然大家包括陳大旅長,單單依靠國軍的戰報、報紙,也不會全然相信陳振華的那些戰績。
直到最終經過確切的情報調查,尤其是與陳振華的母親王桂芳一同前來的地下組織人員,那位李三華同志的親口核實之後,陳大旅長才對陳振華的戰功深信不疑。
“李團長,老李同志,或者李幹事,你有什麼事情,儘管說,我這人向來是直腸子,您有話直說就行,千萬彆扭扭捏捏的!”
陳振華言辭懇切,迅速拉近了與李雲龍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成功地將李雲龍眼中的那股傲氣給打消了。
這一舉措,讓李雲龍心裡樂開了花,他暗自琢磨著,這位年輕的陳團長,雖說被認為是陳大旅長的“關係戶”,但為人倒是親切隨和,起碼沒對自己橫挑鼻子豎挑眼、擺什麼官架子。
李雲龍當即發揮出他那善於諂媚的特長,像個孩子般,蹬鼻子上臉地大聲喊道,
“哎,陳團長,您瞧瞧,就您這關係,我老李哪能彎彎道道您呀,也不合適不是?到了咱們獨立團,那所有的官兵要都也喊我團長,您說說這可該如何是好?這難道不會影響您在他們心目中的威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