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晉升炮旅旅長,掩護全軍撤離(第2頁)
只保保留了40 門 92 式步兵炮,以及 20 門 41 式山炮,其餘的火炮全部被秘密安置起來,自然全部進入了陳振華的系統空間裡。
不過,那 6門105 毫米的榴彈炮,並沒有被收取起來,而是重點放在了挹江門兩側的金陵城牆之上,從而開展對於小鬼子的炮擊阻擊。
就這樣,做好了這些防備之後,陳振華將整個獨立炮旅的官兵,也全部安排起來,也包括警衛團的官兵,陳振華對於這些人來說,此時心裡異常的難受。
畢竟,按照金陵城防總司令的要求,整個獨立炮旅的官兵,已及所有其他國軍官兵中的炮兵,最後集中在挹江門最後撤離,從而藉助火炮的力量,來掩護那三點五萬國軍的撤離。
但是陳振華知道,小鬼子肯定會聚集在挹江門外,金陵城外的下關江邊,從而對於國軍進行偷襲和騷擾。
就這樣陳振華也無可奈何,只能將希望寄託在自己的105毫米的榴彈炮上面,畢竟105毫米的榴彈炮,炮彈尚餘有一千枚,而這些將作為陳振華最後來去阻礙小鬼子進攻國軍官兵撤離的最終有力支持。
當然,陳振華也早已徵得獨立炮旅所有官兵的認可之後,將其他各支軍隊當中的炮兵全部拒收,而是讓他們隨著各支部隊的官兵,迅速撤向長江的另外一側,從而來為國軍保留大量的火炮種子。
當然,也讓他們後續能夠繼續發揮出大無畏的抗日精神,鼓舞著眾人,陳振華在與獨立炮旅的炮兵溝通完畢後,決定成全其他各支軍隊的炮兵,讓獨立旅的炮兵,獨自承擔這一歷史性的重任。
當然,他直接上報了金陵的衛戍唐總司令以及最高統帥部,最終,獲得了最高統帥部的再次認可和嘉獎。
陳振華並非打算讓整個獨立炮旅的上千人,全部犧牲在金陵戰場上,而是自有打算,那就是藉助獨立炮旅的官兵,對國軍官兵的掩護,在最後的關鍵時刻,陳振華也將憑藉個人的力量,保障獨立炮旅官兵的安全撤離。
在這樣的考量之下,整個獨立炮旅的所有官兵,都對陳振華十分信任,畢竟陳振華已經帶領他們創造了無數奇蹟,擊敗了小鬼子的多個師團,讓他們在所有的國軍官兵面前,能夠昂首挺胸。
就這樣,隨著 12 月 25 日晚上國軍官兵準備發起的撤離行動,很快在夜晚 8 點之前,陸陸續續有 3 萬多的國軍官兵趕到挹江門,其他國軍的官兵也在陸續到來。
對於先到的官兵,在晚上 8 點半準時對小鬼子的挹江門外兩側發起攻擊,當浦口的國軍官兵聽到炮轟的消息後,即刻駕駛船隻從浦口區往下關江面趕來,從而掩護現有的國軍官兵從金陵城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