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小鬼子狂轟亂炸金陵,國軍最終下令全面撤離(第3頁)
所以對於各只部隊手中的火炮,金陵衛戍司令部也做了相應的安排,畢竟 41 式山炮極其難以攜帶,所以最後由金陵衛戍司令唐總司令統一安排進行秘密掩埋,而這項任務則落在了 88 師的獨立炮旅的官兵身上。
至於 92 式步兵炮,各個師能夠攜帶的,則儘量的攜帶而走,這樣也便於給予國軍官兵保留大量的火炮。
至於炮彈,則在這一個星期的防守過程當中,基本上都被國軍官兵,全部用來針對於小鬼子的進攻當中進行轟炸使用了,雖然不知道具體殺死了多少小鬼子,但是陳振華很清楚,87 師、 88 師的官兵將外圍的小鬼子進攻,一步也沒讓小鬼子前進。
就這樣,最終整個金陵保衛戰還是以國軍官兵的最終撤離落幕,當然,此時在金陵城內的國軍官兵,尚不足4萬人作為最後的撤離軍隊。
陳振華則與警衛團的官兵一起,外加 87 師的周衛國所帶領的 522團,以及其他的一些國軍官兵,作為最終留在金陵城內的防禦官兵,不足 5,000 人。
而這 5,000 人,最終在陳振華的主動請纓之下,則全部聚集在小鬼子兵力最為強大的玄武門前方。
當然,陳振華也將所有國軍的火炮,全部收集起來,集中在挹江門附近,以便於對於國軍官兵的撤離,給予最大的火炮力度支持,將整個金陵城內國軍官兵的火炮,全部集中在挹江門時,陳振華也有些釋然了。
畢竟,這裡距離長江邊就是一步之小,跨過長江去,就是一片生天,跨不過去,則就是死亡。
所以,金陵衛戍區的唐總司令,則要求各個師至少留下一個營的兵力,來進行金陵城的防守。
當然也這些人,基本上最終是送死在金陵城內,當然也給這些官兵做了最詳細的記錄,有那些撤離的國軍官兵,對於這些留守掩護的官兵,給予記錄和登記,最終上報給最高統帥部。
而最高統帥部對於這些人的嘉獎,則是每個人按照相應的等級,最低的下士,給予一百塊銀元的家庭補助。
當然,每個人都官升三級,就這樣對於所有守衛在金陵城的官兵,給予最後的激勵,當然,不管是官升一級也好,官升三級也好,對於此時留在金陵城內的官兵,都已經不重要了。
時間來到了十二月二十五日晚,此時整個南京城內的國軍官兵,在匆匆做完了對於小鬼子最後的炮轟之後,紛紛集中到金陵的挹江門。
隨著國軍官兵順利的打開城門,隨著國軍官兵從挹江門逐漸的開始摸黑往江邊撤離,往江邊進行集結,當然小鬼子此時應該尚不完全清楚,但是肯定有金陵城內的小鬼子進行通報,所以城外的小鬼子迅速往挹江門處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