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改變歷史軌跡,終究還是實力不足(第3頁)
不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經過小鬼子的航空兵多次偵查,也經過小鬼子的特工介入,那就是國軍那支神秘的重炮旅團,神出鬼沒,幾乎找不到行動痕跡,並且轉移的速度非常迅速,超出常規部隊的能力範圍。
所以谷壽夫師團長,將第六師團按照以中隊為單位,或者說以大隊為單位來進行行進和攻擊,同時將各個聯隊以及大隊之間的行軍距離,拉伸到之前的兩倍甚至是三倍的距離,這樣相對與國軍的神秘重炮旅團轟擊,所發揮出來的威力就有限了。
自然,除非國軍的神秘重炮旅團願意,毫無顧忌的進行全面炮火覆蓋攻擊,當然,陳振華並不會傻到使用重型火炮,來去對整個第 6 師團的全部區域,進行覆蓋型轟炸。
一來,自己空間裡的彈藥也已經嚴重不足,只剩下不到 1500 枚 105 毫米的榴彈炮,至於 150 毫米的重炮,重型榴彈炮也剩餘不足 500 枚,這些還要留在金陵城內,針對小鬼子的進攻進行精準轟炸,以及針對於小鬼子的第3艦隊甚至第 11 艦隊的其它艦船預留。
所以,此時的陳振華無法再次應用重炮攻擊的方式,畢竟小鬼子第 6 師團的做出了多項新的改變,也給予了陳振華更多的操作機會。
原本殲滅小鬼子的一個大隊,尚需要國軍官兵至少出動一個旅的兵力,現在可好了,小鬼子一箇中隊一箇中隊的進攻,相互之間的距離相隔 1到 2 千米的距離,那麼這就讓 88師國軍官兵的兄弟,火力更加容易發揮。
不過小鬼子這樣做,自然集中攻擊火力也人為的削弱了,看到了這裡,陳振華立刻再次與 88 師的孫元良師長,也就是現在的 72 軍軍長,以及副師長彭祝英, 262 旅的朱赤旅長和 264 旅的高志嵩旅長進行了商議,從而來去採用新的戰術計劃。
既然小鬼子已經以中隊,甚至以大隊的形式,來進行行軍前進,那麼 88 師的官兵,則可以在牛首山至雨花臺一帶到處設伏,每次集中一個旅的兵力。
由 262 旅和 264 旅交替進行,每次出動一個旅的兵力,再加上國軍的 92 式步兵炮火炮團,以及 41 式山炮,和94 式山炮、博斯福火炮組成的遠程火炮團,展開對於小鬼子的近程火炮攻擊和遠程炮火攻擊。
這對於小鬼子的打擊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有效的戰鬥策略,畢竟,陳振華相信,在自己精準的火炮操控技術之下,別說小鬼子的一箇中隊,哪怕是小鬼子的一個大隊,也經不起陳振華,親自操控的九十二式步兵炮,以及四一式山炮等火炮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