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毫米榴彈炮入列,金陵保衛戰就緒
除了 24 門 92 式步兵炮之外,12門 41 式山炮外,還有 12 門 94 式山炮,12 門博斯夫火炮,外加 6 門 105 毫米的榴彈炮。
而那 6 門 105 毫米的榴彈炮,則是趁著警衛營的官兵,從鎮江城防守返回時補充的,畢竟,整個第 71 軍的官兵都知道了,國軍 88 師的獨立炮旅擁有 105 毫米的榴彈炮。
所以,此時再不給 88 師的獨立炮旅配備上 105 毫米的榴彈炮,那就說不過去了,於是陳振華悄然在 13 師團的戰場上繳獲了 6 門 105 毫米的榴彈炮。
當然,這也是基於陳振華清楚地知道王志忠等人,具備 105 毫米榴彈炮的操作能力才故意繳獲的,否則的話,陳振華也不敢貿然將 105 毫米的榴彈炮直接拉回來,那樣更加不利於國軍官兵的轉移。
當然,做完了這些之後,陳振華對於 88 師獨立炮旅的火炮力量做了調整安排,首先,獨立炮旅分為一個105毫米的重炮團,一個以四一式山炮、九四式山炮和博斯福火炮的遠炮團,一個以九二式步兵炮為主的近炮營,外加一個警衛營。
重炮團,暫時以6門105 毫米的榴彈炮為主,後續繼續補充和添加,由王志忠團長親自負責和指揮,抽調全旅的官兵,將這 6 門 105 毫米的榴彈炮使用好、佈置好,同時也維護好,從而在接下來的戰鬥當中發揮更大的力量。
畢竟,陳振華也好,警衛營的官兵也好,都知道 105 毫米榴彈炮的威力,只有這些重炮團能夠發揮出力量,那麼88師的火炮力量自然是槓槓的。
遠炮團,是以孫有財負責帶領的 41 式山炮,九四式山炮,包括博斯副火炮,這個炮團總共擁有 36 門火炮,12 門 41 式山炮,12門九四式山炮,外加12 門波斯夫火炮,各為一個炮營。
當然,41 式山炮的炮彈數量,還是比較充足的,而博斯福火炮的炮彈數量,就不是那麼充足的了,但是也可以滿足6門博斯福火炮的炮彈使用不成問題。
所以,編為 41 式山炮炮營,和博斯福火炮炮營,以及九四式山炮炮營;近炮營,則是重新提拔了一名原本是王志忠手下的炮兵連連長,現在作為近炮營的營長,從而操作那 24 門 92 式步兵炮,編為4個近炮連。
當然,後續還會增加更多的 92 式步兵炮,這樣在幫助 88 師,在抵近攻擊的時候,才能夠發揮更多的火炮力量。
陳振華最終的目的,在經過與師長孫元良溝通之後,是準備將這些 92 式步兵炮,直接分配到各個步兵團裡使用。
畢竟,此時的88 師,擁有2個旅, 4 個步兵團的編制,92 式步兵炮剛好 24 門,每個團分配 6 門。
在金陵保衛戰之後,陳振華希望將這些 92 式步兵炮,直接交給各個團使用,由他們自行安排和使用 92 式步兵炮的炮彈,以便在即時的戰鬥中,充分發揮 92 式步兵炮的火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