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手痛 作品

第220章 司律,您可是法家的司律啊!(第3頁)

 一份報紙權柄。

 司民董行書掌握半死不活的《醒世報》,右將軍尉遲破軍聯合周鐵衣,天后掌握話語權最大的《天京報》,剩下自己單獨掌握新辦的《法治報》,形成穩定的權力三角。

 同時這個穩定的權力三角也是給聖上一個交代,聖上不用擔心周鐵衣的報紙辦得太好,脫離掌控。

 沒看到周鐵衣甚至願意將得力的主筆都讓出來嗎?

 而且相比於有花魁,珍寶,讓聖上猶豫該不該落筆的《天京報》,《法治報》是最適合聖上落筆的報紙,還能夠幫助聖上收攏法家之心。

 這一番操作,就算自己不為周鐵衣請功,聖上也必須要獎賞周鐵衣,還要大賞特賞。

 這才是君主心中完美的臣子表現。

 不僅完全達成了聖上撕咬儒家的指令,還自己限制自身權柄,幫助聖上制衡三家,又收攏法家之心。

 青空規覺得自己以前對人的評價完全無法用在周鐵衣身上了,至少這兩個月周鐵衣對權謀的把握,對世事的把握,都已經超出了自己這個司律的見識,讓自己現在都需要認真學習,潛心研究。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青空規再次想起這番話,又有了新的體悟。

 他現在也不糾結該怎麼和董行書解釋今天的事情了,那《醒世報》不辦也罷。

 不是我青空規不堅定,奈何這小子給的太多了!

 相信你董行書也一定能夠理解我的難處吧!

 他看向梅俊蒼,笑嘆道,“你之能力,有目共睹,老夫自然也不能質疑什麼,不過……”

 青空規看向周鐵衣,“這《法治報》是用書面文來寫,還是該用你的白話文來寫?”

 今天的《天京報》上,趁著天京的文人墨客暫時偃旗息鼓,周鐵衣順勢在《天京事》一版,用周樹人的筆名提出了‘白話文’的概念,寫了一篇《論白話文啟蒙百姓》的文章。

 周鐵衣笑著反問道,“那司律以為,這法家定的法條,是給為官的看,還是給百姓看?”

 青空規不說話,過了一會兒才嘆道,“都要看。”

 周鐵衣說道,“這就對了,那不如寫兩份,讓我這弟子用白話文每期都翻譯一部分《大夏天憲》在《法治報》上,司律您從旁矯正,輔以具體的判例,大家願意看哪份,就看哪份,到時候再教諭天下百姓,使人人知法,懂法,守法,屆時可天下大治!”

 天下大治!

 這就是法家最高的理念,也是法家一品,現在我告訴你道路了。

 但前提是你得讓我弟子參與修訂《大夏天憲》。

 周鐵衣放出的計謀是一個接一個,一環扣一環,如同疾風驟雨。

 這一次青空規沒有立刻答應,即使面對大治這個誘惑,他也沉下了心,認真地對周鐵衣說,“修訂……”

 “是翻譯。”

 周鐵衣打斷道。

 修訂和翻譯之間的難度他還是知道的。

 前者根本不是他現在的體量能夠撬動,但是翻譯就不一樣了,這不動原本,只是增加一個副本,有青空規的幫忙,自己再攛掇一下大夏聖上,這是可以做的事情。

 青空規笑了笑,你小子還知道底線啊。

 “就算是翻譯《大夏天憲》也非我一人能夠定奪之事。”

 “那當然,這件事肯定要請教聖上,讓聖上主持。”

 周鐵衣迅速表忠心說道。

 我周鐵衣乃是大大的忠臣!

 只不過到時候聖上您是願意花時間看繁複的法條,還是願意花時間修道,那就是兩說了。

 至於大夏聖上會不會同意,周鐵衣有八成以上的把握。

 因為用白話文翻譯《大夏天憲》,就是對儒家話語權的進一步打擊。

 相比於法家一品‘大治’,大夏聖上更忌憚的是儒家將出的聖人,只要能夠壓制儒家氣運,大夏聖上會做出選擇的。

 況且這‘大治’又不會落在我周鐵衣身上,最有可能還是落在青空規這位法家司律身上,頂多我弟子從中分潤氣運,小小的成就法家三品‘規矩’。

 青空規沒有和周鐵衣繼續在這件事上討論,畢竟《大夏天憲》相對還是十分敏感,最主要還是看聖上的態度,而且自己還要與法家內部的諸多派系商討,這不是一兩個月能夠解決的事情,甚至半年,乃至一年才能開始都很正常。

 現在也只是先吹吹風罷了,讓聖上知道有這個扼制儒家的手段在。

 倒是這小子說的判例,確實可以登上《法治報》。

 “那就先將判例用白話文登上《法治報》吧。”

 這件事青空規還是能夠做主的。

 而這也意味著白話文從儒法兩家之間,徹底撕開一道口子,不再只是侷限於下層民眾,而是開始向上層統治階級傳導。

 如果大夏聖上最終同意用白話文‘翻譯’《大夏天憲》,那麼也就標誌著白話文運動取得階段性成功,為新的時代立下規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