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山雨瀟瀟,故人相逢,有勞了(第2頁)
雖然和董修德一樣,青空命現在也是白身,但是卻參與了《醒世報》的道德文章編輯,所以他們這兩個當爹的卻不得不用兒子來給天下人做個表率。
當然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辦法。
那就是向周鐵衣求和,捨棄足夠的政治利益,把這件事壓下去。
但董行書不可能去求和,自己也不可能去求和。
······
一盞茶之後,還沒有睡的周鐵衣就聽到了司民府和司律府的消息。
他呵呵一笑,“反應還真快。”
董行書和青空規拿親兒子來堵這個口子,雖然是個笨辦法,但是有用。
這也是儒家慣用的套路,為尊者諱,所以底下人就要背鍋。
甚至這不算是儒家專有的套路,而應該是整個人類社會共有的套路。
究其根本,是權力階層擁有著對法制,道德的最終解釋權。
反映到這次的事情上,可以說是父權對子權的壓迫,反應到梅清臣的事情上,是君權對臣權的壓迫,換到其他地方,也不過是換個名詞罷了。
但這種壓迫和剝削就是有用!
至少在這個封建時代,在質樸的百姓價值觀中,這就是解決辦法,能夠維繫整個社會的道德體系不崩潰。
司民和司律的兒子嫖娼,都被當著眾人的面打個半死,這就足夠在火燒起來之前,澆滅百姓們心中的怨懟了。
不然呢?
這嫖娼本來就不算死罪,甚至定罪都不一定能定,現在周鐵衣這個督查使一經發現苗頭,司民和司律連自家的親兒子都沒有慣著,還能怎麼辦?難道真的將兒子打死?
百姓家也有兒子,兒子們有錢也會去嫖娼,若司民因為這件事都將兒子打死,那反而會讓百姓們驚悚慌張起來。
而董行書這樣做,還順勢完成了第二個目的,今天被抓的官吏們不敢埋怨董行書,只能夠順勢自己去請辭,這就又消了百姓心中的一波怒氣。
隨後,董行書再聯合青空規,制定法律,約束官吏,這一連三擊,周鐵衣若再揪著這事鬧,反而既鬧騰不起來,又會讓天下人覺得他這是在借題發揮。
從一個正義的舉報人變成挾民意政斗的政客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特別是對手都不弱,沒必要為了一步已經走盡氣數的棋窮追猛打。
不過周鐵衣也不是沒有收穫。
首先自然是兩日之後《天京報》又一輪大賣,增長銷量,拓寬在百姓們中間的名氣,同時開始搶佔道德高地,你董行書確實處理得好,但是事實就是我周鐵衣是第一舉報人,所以我只要不犯錯,這頭功就沒人奪得走。
第二就是董行書和青空規禁止官員們嫖娼,這件事總歸是得罪人的,特別是得罪那些自詡風流的文人墨客們,他們明面上不敢說,但是暗地裡的小動作肯定不少。
而且你禁止得了一時,禁止得了一世嗎?
別被我逮著機會,再讓我抓著人!
第三就是我這個督查院,督查使在幹實事!這一定要在《天京報》上大寫特寫!
我周鐵衣一生,秉公為民,不畏強權,任勞任怨,憂國憂民。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