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一朝金鱗躍龍門,朝天闕!
第198章 一朝金鱗躍龍門,朝天闕!
御書房內,蟬鳴消失,封賞之後,大夏聖上又重新拿起今天的兩份報紙看。
之前他還覺得《天京報》辦得不怎麼樣,但是這奏摺一上,他頓時明白了周鐵衣為什麼要這麼辦。
這報紙辦得好!
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朕看到天京有多少陰雲!
······
翌日,周府。
“太和元年春五月,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有誅神司總旗周鐵衣,世代忠良,上能解朕之憂,下能安民之心,主辦《天京報》,掃蕩寰宇陰雲,使上意通達下民,德才兼備,朕裹有德,賞佳材,擢周鐵衣升任誅神司督查使,立督查院,督查百姓風聞,望爾勉勵。”
香案之後,周鐵衣恭敬行禮,“臣必不負主隆恩。”
周鐵衣行禮之後,這一次宣旨的蘇洗筆合上聖旨之後,第一時間親自過去,將周鐵衣扶了起來。
旁邊的何啟功用餘光看到這,瞳孔微縮,這就是聖恩日重,宣旨太監的態度,就是聖上的態度,絕對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蘇洗筆笑道,“周督查身上的擔子日漸重了啊。”
聖上對你很滿意,要給你加擔子了,接下來就要看你的表現,能不能夠擔當得起這個擔子。
周鐵衣謙虛地說道,“本官肩負一京四城風聞奏事,不敢疏忽。”
這一京四城的風聞奏事之權,不比言部監管天下四十九州的權柄弱多少!
······
過了午時。
一輛墨家自走車緩緩停在誅神司的大門前,阿大等騎士,並周鐵衣麾下五小旗,騎馬緊跟。
今日誅神司沒有了往日懶散,不管是朝堂諸公之子,還是地方選拔天才,皆身著錦衣,或細犬,或飛鷹,按官職大小,分列門前。
周鐵衣的殺威棒早就打了下來,誰敢在這個時候觸周鐵衣的黴頭!
自走車停下之後,周鐵衣身穿一身暗紅官服,顯得格外威重。
大夏朝服,五品,四品皆是紅衣,五品暗紅,四品明紅,三品之上,為紫衣。
所以民間稱呼諸公,滿朝朱紫。
“卑職等恭賀周督查!”
整齊劃一的聲音伴隨著強悍的血氣,衝破雲霄,驚得方圓十里鳥獸蟄伏。
周鐵衣點頭。
“周督查。”
指揮僉事公孫仇的副官任有云上前,他與周鐵衣同級,但仍然先拱手道,“諸位大人已經在正堂等著您前去商議立督查院的事宜了。”
周鐵衣淡然地站在原地,不說話。
任有云一時間惴惴不安,不知道周鐵衣又要唱哪出?
半晌之後,周鐵衣望向誅神司的門匾,才笑道,“彎彎繞繞,我周鐵衣又回來了!”
兩個月前,他在誅神司的路被梅清臣一紙奏摺打斷,當初去求右將軍尉遲破軍接上這條路,為此站在門外兩個時辰。
今日才知求人不如求己。
這路,我周鐵衣自己接得回來!
爽朗一笑,周鐵衣龍行虎步,再入誅神司,天下大不同!
兩旁飛鷹細犬,百獸蟄伏。
誅神司正堂。
從三品指揮使衛少安,正四品指揮僉事公孫仇,南勁松分坐兩旁。
因為儒家和百家的壓制,所以大夏的誅神司相比於前世明朝的錦衣衛地位更弱。
指揮使只有從三品官銜。
這還是因為指揮使只能夠由三品修行者擔任,為了表面上的體面,儒家不得不認下這個官職,不然恐怕儒家連從三品都不願意給。
從三品之後,為正四品的指揮僉事,一共八人,一般是兩人在京辦公,六人巡視天下四十九州。
指揮僉事之下,為各地鎮撫使,雖然只有從四品,但是分管各州自己的誅神司,沒有天京百官制約,再加上各州神孽層出不窮,反而真正像個當官的樣子。
甚至很多誅神司的能吏,寧願在州府當鎮撫使,也不願意在天京當指揮僉事。
鎮撫使之下,為誅神司各院主官,如典刑院,主管誅神司的典獄,庫房院,主管誅神司的後勤。
能夠立院,那麼就相當於在誅神司內有一套自己的‘小朝廷’,上報之後,可以任免自己一畝三分地內的官吏。
而周鐵衣這個從五品的督查使,最大的權柄,就是能夠立下督查院,儘管現在整個督查院,還只是在聖上的聖旨之中。
大步進入正堂,看著海上明日圖前坐著的衛少安,周鐵衣拱手說道,“本官見過衛指揮使。”
只是這一句話,就體現了很多內容。
我是本官,不是下官!
第一,我周鐵衣雖然只是從五品,但是我是督察使!
督查使是什麼?是言官!
自古言官,見官大半級,最為清貴,上參三司,下審小吏,哪個當官的見了言官不得讓三分。
當然前提是不要像司馬家那麼蠢,看不清天時。
言官唯一需要擔心的,只有聖意。
無論言官罵了多難聽的話,百官都殺不得言官,因為這叫堵言路,只有聖上殺得了言官,這叫聖心獨裁。
第二,我周家可不像司馬家,我周鐵衣現在有筆,家裡有兵,即使伱衛少安是三品兵家修行者,也不過和我平起平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