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手痛 作品

第183章 天地若有心,自然有偏私


 第183章 天地若有心,自然有偏私

 善老對洪世貴拱了拱手,“洪兄的恩情,我們都記在心中。”

 洪世貴難得地露出自嘲的神色,“什麼恩情,不過是不想要親者痛,仇者快罷了。”

 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挑動小說家年輕一代和周鐵衣拼命。

 倒是可以一時爽快,但能夠真正傷到周鐵衣的可能性很低,反而若是因為這件事,讓小說家各大流派的嫡傳大量死傷,最終大家還會將過錯怪在自己頭上。

 能夠修行到三品,誰不是人精。

 洪世貴能夠為了不影響小說家整體利益,做出讓步,那麼小說家自然需要記住他這一脈的犧牲。

 有了洪世貴的妥協,善老才開口說道,“替我送一張名刺去周府,就說我明日去府上拜會。”

 想要解決這件事也很簡單。

 那就是在小說家的說書樓設立報刊。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難以做到,或者對小說家有巨大損傷的事情,只不過之前因為‘忠義’派的阻撓,所以善老想要拖一拖,看一看局勢變化,再做決定。

 只是沒想到周鐵衣既然敢冒著得罪整個小說家的風險,也要壓著他們小說家站隊。

 但站隊也有站隊的姿勢,所以需要自己明天,去見一見周鐵衣,談好具體條件再說。

 聽完善老的話,洪世貴沒有回答,直接從‘天下碑’中退出。

 天南府,一座精舍之內,洪世貴神色再不用掩蓋疲憊和悲痛。

 整個人瞬間都蒼老了幾歲。

 傳承道統的弟子,幾乎與兒子無異!

 此仇不能不報!

 他有著道統傳承,又有儒家支持,幾十年前就已經入了小說家三品,只不過二品可望不可及,所以才來這偏遠的天南府,一方面探索十萬南山,一方面鎮壓邪教淫祀。

 只不過二品對於自己終究是水中月,鏡中花,所以才收了喬永恩這個徒弟,想著將師父傳承給自己的道統再傳承下去。

 但是天京局勢突變,快到連他這個三品都沒有反應過來,所以才沒有提醒自己的弟子。

 洪世貴閉眼沉思了一會兒,整理了前因後果,收斂內心的悲痛之情,然後走出精舍,對庭院中掃洗的弟子們吩咐道,“收拾收拾,過兩天回京。”

 入夜,周鐵衣精神抖擻地醒來。

 他和喬永恩一戰在夢境之中,自己的消耗也主要集中在精神之上,所以回來之後,他好好睡了一覺,補足精神,也算是恢復。

 精神恢復之後,自然要研究今天的收穫。

 那方湖硯他還有一些沒有看懂的東西,剛好找老哥分析分析。

 來到龍馬院,周鐵戈正在挑燈讀書,見到弟弟過來,笑著起身說道,“你小子無事不登三寶殿,又有什麼事情?”

 周鐵衣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看大哥桌上的書,問道,“在讀什麼書呢?”

 他可不想自己老哥讀成尉遲敬那副鬼樣子。

 特別是這個世界的書還和道統有關係,對人的影響更大。

 周鐵戈拿起桌上的書,遞給弟弟,“《通史》,最近朝堂上的事情我想了一下,又和你聊了很多,再看《通史》,心中的感悟頗多。”

 周鐵衣拿著《通史》,想了想,還是對老哥說道,“這書粗看可以,但不能夠細讀。”

 周鐵戈神色驚訝,周鐵衣以前不愛看書,這件事全府都知道。

 如今一朝風雲變化,大家都以為周鐵衣不再偽裝,必然會認真讀書,但這史家之最的《通史》卻被自己弟弟貶得有些厲害啊。

 “為什麼?”

 “因為史家將這本《通史》捧得太高了,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孤史壓春秋。”

 這個世界史家能夠修行,並且掌握著強大的修行力量,這是好事,但對於史學而言不一定是好事。

 這幾十天,周鐵衣抽空,自然也會看百家經典。

 他發現了《通史》的一大問題,這本從聖皇之時就開始寫,就算南北五朝混戰也沒有停止的《通史》太具有‘權威性’了,遠遠不是自己世界的那個《通史》能夠比擬的,權威到任何與《通史》觀點相左的史書,都會被打成歪理邪說。

 周鐵衣在讀《通史》的時候,想要找書佐證,居然發現沒有一本正統歷史書,能夠和《通史》相較。

 是啊,哪本歷史書,能夠和一本編撰了一千三百年的歷史書相提並論?

 任何與之相左的觀點,自然也會被打壓,這是為了維護《通史》的正統性,無可爭議性。

 只有《通史》有正統性,無可爭議性,圍繞編撰《通史》的史學家們地位才會高貴。

 但周鐵衣知道的史書真正的寫法可不是這樣的。

 歷史越想要還原真相,就需要越多的多方佐證,而不是孤證。

 甚至這種佐證不僅需要歷史書,還需要實物,乃至人文風俗。

 所以多重史觀下的現代歷史學,才比古代更加客觀公正。

 到了近代,大家更是發現,歷史想要更加客觀,甚至需要將歷史的編寫權下沉到普通人手裡,讓歷史不再是一家之言。

 所以當初魯迅評價‘史家之絕唱’的時候,前面才有一句‘雖背《春秋》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