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乞罪表(第2頁)
然後開始提筆寫道:
《乞罪表》。
“臣梅清臣,出身寒微,衣不蔽體,陋室見光,賴以天幸,得名師教導以文字,享聖眷託付以重任,夙興夜寐,不敢疏忽……
猶記少時負篋曳屣,寒風行於深山大谷之中……不敢負聖人教化。
然老來得子,不忍幼子受當日之苦,承聖上榮寵,乞小吏之職……
今幼子頑劣,疏忽值守,幾釀成大錯,實為惶恐,徹夜難寐。
臣夜省吾身,始覺此錯起於吾。
夫聖人教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失父責,時常三日未能見子,幾過庭而不問,未能耳提面命,傳道受業,致幼子頑劣,不辨是非,此為禍根矣,今犯大錯,難辭其咎。
臣再省吾身,為臣者,若因一時榮寵,不辯是非,未能齊家教子,誰能教之?
思之良久,竊以為唯聖上教之。”
寫到這裡,梅清臣的筆停了下來,然後目光堅定,繼續寫道。
“君父者,如日月凌空,教化萬民。
若民一日不見日月,何其惶惶?
而後必生奸邪妄獰之心。
況三月不見日月乎?
今臣久未得見聖顏,若幼子不見父面,驕逞無度,犯此大錯。
臣三省吾身。臣如此,況百官乎?
長此以往,必將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動亂社稷,危害國祚!
幸誅神司總旗周鐵衣提點,……,始察禍根。
臣乞君父臨朝,治臣之過,使天下臣子不敢生驕逞奸邪之心,以安社稷。
若得此例,警示後人,臣萬死不辭。
臣實惶恐,再乞罪,伏候聖裁。”
放下筆,等墨水自然晾乾,梅清臣坐在位置上良久不語。
過了一會兒,梅夫人進來說道,“老爺,司馬侍郎來了。”
“不見。”
······
卯時剛過,大日如金鱗越出雲海,照在金鑾殿的游龍飛鳳之上,熠熠生輝。
百官整肅,靜靜等候在大殿之上,今天是三日一次的朝會。
過了一會兒,掌印太監前來宣告。
“聖體有礙,今日不朝,若有奏疏,三司批閱後上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