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手痛 作品
第348章 義務教育的新開端(第2頁)
但現在不一樣了,雖然初期要投一大筆錢進去,但周鐵衣給出了具體消耗鐵的市場,那真的是一個以前無法想象的廣闊市場。
六千里的鐵路,百丈高的巨樓!
這是長期的圖景,而中期有天京的採買,短期還能夠從礦工身上回血。
一下子原本人嫌狗厭的鐵廠頓時成了香餑餑,這位官員當然能夠幫家族答應下來,於是開口道,“周侯之計策,乃是利國利民,哪能夠以利益計較,我山銅府上下,必定竭誠為民!”
不少其餘官員在心中暗罵了一句不要臉,不過對方是李家的人,自然有能力吃這塊肉,所以他們沒有出言阻止。
周鐵衣笑了笑,說道,“竭誠為民,這句話說得好。”
他再次看向主事,“鐵廠改革之後,利潤肯定會暴漲,你準備拿幾成給百姓啊?”
韓林再次沉默不語,這些事他都答不上來,他頓時也明白周鐵衣為什麼要現在問了,就像周鐵衣說的,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有周鐵衣解決。
所以雖然是被質問,但是韓林此時對周鐵衣心懷感激。
韓林不說話,周鐵衣也沒有追問,而是看向剛剛開口的官員,“你喜歡說話,你來說,鐵廠該拿幾成給百姓?”
周圍官員們頓時幸災樂禍起來。
這位李家的官員一時間神色猶豫不決,這件事從長遠看肯定是賺錢的,但讓自己家把賺的錢拿出來給百姓,那麼無異於拿刀子捅自己,他真的說不出口。
“說不出口,那我給個提議,你們看能不能成?”
“周侯請示下。”
這位官員立馬開口道。
周鐵衣看向崔萬霞,看向‘鄧振全’說道,“這天下百姓最看重的是什麼?”
崔萬霞開口道,“自然是吃飽飯。”
“那吃飽飯之後呢?”
‘鄧振全’思考了片刻,答道,“明事理。”
周鐵衣笑道,“這是我們在明事理,鄧總憲可是會教三四十歲不識字的礦工識字?他們會願意將每月一半的工錢拿出來學習識字,學習聖人言論?他們的精神,身體能夠跟得上十幾歲少年的課業?”
崔玉控制的‘鄧振全’道,“從經而論,自然是要教,不過從實而論,自然是無法教。”
周鐵衣繼續說道,“那鄧總憲可是會願意教這些礦工幾歲,十幾歲的幼童課業?他們可是會願意拿出一半的工錢讓後代學習聖人言論?”
山銅府的官員們瞬間反應過來,剛剛被質問的李姓官員略微自豪,說道,“周侯可是說武院,墨院,公輸院?”
諸子百家施展教化之道,所以在天京的時候,周鐵衣就感嘆過大夏的識字率很高。
山銅府在其他地方或許比不上天京,但是在基礎教育上卻做得能夠接近天京。
這是因為山銅府賴以為生的礦脈決定的。
下礦要面對礦獸,必須要有武者作為礦頭,開採需要測量,需要大型墨石機械,所以必須要有墨家,公輸家的修士。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山銅府體現得淋漓盡致。
周鐵衣略顯感嘆,說道,“當初山銅府為了吸引流民,也為了更好的開採礦石,所以定下規矩,讓礦工之子可以到墨院,到地方武院學習,我聽說小石鎮一期是三百人。”
周鐵衣笑著看向莫天恆,“你覺得三百人的名額夠小石鎮礦工子嗣分嗎?”
莫天恆心神微動,咳嗽了幾聲,“遠遠不夠。”
李劍湖靜靜地坐著,他作為小石鎮礦頭的兒子,自然知道這名額有多麼珍貴,只有吃得起肉的家庭才有習武最基本的條件。
在這一點上,他已經好過了絕大多數的礦工之子。
周鐵衣看向李姓官員,“我知道工人們要從世家手裡面拿工錢,你們肯定不願意,他們也拿不到多的工錢。”
李姓官員一臉尷尬。
周侯說話有的時候就是太直白了。
“那簡單,我讓墨家,公輸家和我的虎威武院來拿,拿到的錢作為進學名額,這些名額包含練武所需的基本肉食,發給到工廠做工的工人,至少能夠保證工人一家得到一個名額,這樣大家覺得可以嗎?”
六千里的鐵路,百丈高的巨樓!
這是長期的圖景,而中期有天京的採買,短期還能夠從礦工身上回血。
一下子原本人嫌狗厭的鐵廠頓時成了香餑餑,這位官員當然能夠幫家族答應下來,於是開口道,“周侯之計策,乃是利國利民,哪能夠以利益計較,我山銅府上下,必定竭誠為民!”
不少其餘官員在心中暗罵了一句不要臉,不過對方是李家的人,自然有能力吃這塊肉,所以他們沒有出言阻止。
周鐵衣笑了笑,說道,“竭誠為民,這句話說得好。”
他再次看向主事,“鐵廠改革之後,利潤肯定會暴漲,你準備拿幾成給百姓啊?”
韓林再次沉默不語,這些事他都答不上來,他頓時也明白周鐵衣為什麼要現在問了,就像周鐵衣說的,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有周鐵衣解決。
所以雖然是被質問,但是韓林此時對周鐵衣心懷感激。
韓林不說話,周鐵衣也沒有追問,而是看向剛剛開口的官員,“你喜歡說話,你來說,鐵廠該拿幾成給百姓?”
周圍官員們頓時幸災樂禍起來。
這位李家的官員一時間神色猶豫不決,這件事從長遠看肯定是賺錢的,但讓自己家把賺的錢拿出來給百姓,那麼無異於拿刀子捅自己,他真的說不出口。
“說不出口,那我給個提議,你們看能不能成?”
“周侯請示下。”
這位官員立馬開口道。
周鐵衣看向崔萬霞,看向‘鄧振全’說道,“這天下百姓最看重的是什麼?”
崔萬霞開口道,“自然是吃飽飯。”
“那吃飽飯之後呢?”
‘鄧振全’思考了片刻,答道,“明事理。”
周鐵衣笑道,“這是我們在明事理,鄧總憲可是會教三四十歲不識字的礦工識字?他們會願意將每月一半的工錢拿出來學習識字,學習聖人言論?他們的精神,身體能夠跟得上十幾歲少年的課業?”
崔玉控制的‘鄧振全’道,“從經而論,自然是要教,不過從實而論,自然是無法教。”
周鐵衣繼續說道,“那鄧總憲可是會願意教這些礦工幾歲,十幾歲的幼童課業?他們可是會願意拿出一半的工錢讓後代學習聖人言論?”
山銅府的官員們瞬間反應過來,剛剛被質問的李姓官員略微自豪,說道,“周侯可是說武院,墨院,公輸院?”
諸子百家施展教化之道,所以在天京的時候,周鐵衣就感嘆過大夏的識字率很高。
山銅府在其他地方或許比不上天京,但是在基礎教育上卻做得能夠接近天京。
這是因為山銅府賴以為生的礦脈決定的。
下礦要面對礦獸,必須要有武者作為礦頭,開採需要測量,需要大型墨石機械,所以必須要有墨家,公輸家的修士。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山銅府體現得淋漓盡致。
周鐵衣略顯感嘆,說道,“當初山銅府為了吸引流民,也為了更好的開採礦石,所以定下規矩,讓礦工之子可以到墨院,到地方武院學習,我聽說小石鎮一期是三百人。”
周鐵衣笑著看向莫天恆,“你覺得三百人的名額夠小石鎮礦工子嗣分嗎?”
莫天恆心神微動,咳嗽了幾聲,“遠遠不夠。”
李劍湖靜靜地坐著,他作為小石鎮礦頭的兒子,自然知道這名額有多麼珍貴,只有吃得起肉的家庭才有習武最基本的條件。
在這一點上,他已經好過了絕大多數的礦工之子。
周鐵衣看向李姓官員,“我知道工人們要從世家手裡面拿工錢,你們肯定不願意,他們也拿不到多的工錢。”
李姓官員一臉尷尬。
周侯說話有的時候就是太直白了。
“那簡單,我讓墨家,公輸家和我的虎威武院來拿,拿到的錢作為進學名額,這些名額包含練武所需的基本肉食,發給到工廠做工的工人,至少能夠保證工人一家得到一個名額,這樣大家覺得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