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對三皇子的質疑(第2頁)
而在同時,周尚書提著的心略微放下了,幸好,再與他無關。
城中宣紙貴,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所以不少權貴人家才用得起,且不說還細分到生宣與熟宣,這固然是三皇子有誠心,但這造價,可不就不低了。
而那龍尾硯,就算是最低檔的龍尾硯也要兩百兩銀子,所以這一份禮加起來起碼要三百兩銀,看在三皇子的份上略打個折扣,也得是兩百兩到三百兩之間。
若是這樣一估算,走遍三百進士多則九萬兩,少則六萬兩,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銀錢!
所以風聲在民間陡然一變,對三殿下的褒獎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三皇子為何如此富庶?更有人聯想到了紅春樓,這紅春樓幕後老闆是三皇子的事不脛而走。
如今,御史大夫也覺得不妥,所以才敢公然奏上一奏:“臣以為此事已經引起軒然大波,若三殿下不能解釋清楚,一樁好事倒變成壞事。”
三皇子聽得清楚,可憐他現在兩條腿還像下鍋煮過的麵條,軟趴趴得不行,沒有力氣。
三百戶啊!鬼曉得這些進士住得那般分散!
有的進士為了省銀錢可是遠在寺廟道觀之中,所以這些天三皇子咬緊牙關遊走在城間,東、西、南、北四個區都走遍了,甚至登到半山腰的道觀去尋人。
一向養尊處優的皇子哪裡遭受過這種罪,三百位進士拜訪完畢,他整個人都虛,呸,虛弱了,兩條腿更是不像自己的,但聽到民間的讚譽之聲,看到進士們的感動之情,他滿足了。
殊不知世間有過猶不及這四個字,他精心備下的重禮來了一個孽回回旋,打在他的臉上。
如今民間的風聲突然變化並不在他的意料之中,而御史大人的這番說話讓三皇子有些慌張,只是心頭還不知道如何解釋,並不敢貿然出列。
“這一戶就是兩三百兩銀子吧?若是三百名進士收到的均是一樣的禮物,那得多少?”
“龍尾硯最便宜的也得是兩百兩左右,宣紙也不便宜。”
“三殿下耗費這麼多的銀子只為道歉?恐怕收買人心更多些,才願意下這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