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餘暉 作品

第100章 工匠待遇改革


 
寒風蕭蕭,百姓們的心卻格外火熱。
 在這均田的天大仁政下,大將軍徐晉的威望也達到了極點,無數的貧民無不對其頌功頌德,甚至在民間已經有人為其建下生祠。
 按照標準,每個無地貧民可以領到五畝耕地,按照一家五口算,大約能領到二十五畝旱田或者十二畝水田。
 在目前的稅收下,基本能夠保證百姓安居樂業,只要不是遇見大旱饑荒,勉強吃飽是不成問題的。
 保鄉軍從兩縣的豪紳的手裡收繳了許多耕地,分給貧民之後還略有富餘,其中一小部分則是由軍隊的後勤部門來打理,主要是種植一些蔬菜瓜果用來改善生活。
 另外一些則被徐晉留著,打算專門用來賞賜。
 而戰鬥人員則不參與種田之事,為了保證戰鬥力,保鄉軍的士兵皆是脫產訓練,屬於職業軍人。
 同時,為了振興工商業,徐晉是非常鼓勵老百姓在農忙之餘從事養殖.手工業等營生。
 這一系列組合拳打下去之後,效果那是相當的好。
 原本,保鄉軍中的大部分士兵都是裴山縣子弟,原本從軍之後家中便能分到耕地,此次土改政策再次落實之後,家中又得到了大量耕田,戰士都是歡天喜地。
 在小農經濟下,沒有什麼比土地更為重要的了。
 土改政策看似跟軍隊沒什麼關係,實則卻讓保鄉軍的士氣提升了一大截。
 如果以前殺敵只是為了立功封賞,那麼現在他們便多了一個原因:
 “守護自己的土地!”
 無論是明軍還是什麼人,都不能奪走他們的土地。
 原本,鄉民們對這群土匪出身的兵馬還略有微詞,不少人都是實在混不下去了才從軍。
 而現在,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私下囑咐兒子們一定要在大將軍手下好好幹,將來混出個人樣。
 而徐晉在百忙之餘,也抽時間下鄉巡視了一番民情。
 主要是工坊.鐵礦.製糖坊以及養殖場等戰略意義比較重要的地方。
 其中,工坊經過數次改造後規模直接翻倍,佔地面積達到十幾畝,在大水車的驅動下,裡面的水力錘每天乒乒乓乓的響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