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餘暉 作品

第23章 鹽田產出(第2頁)

 濃密的硝煙過後,前方一大片的樹木都被打的木屑四濺。
 眾人吃了一驚,原來火銃齊射的威力竟然這麼大。
 徐晉還給火槍隊定了一個規矩,每天訓練完畢後手裡的銃一應要上交到軍械庫,第二天再去領。
 如此,也是為了防止出現什麼危險的事故。
 這批買來的鳥銃皆沒有刺刀,其實在大明晚期,這玩意已經出現了,只不過不太受到明軍的重視。
 這其中的原因比較複雜。
 首先刺刀這個東西看似簡單,實際上對冶煉工藝的要求很高。
 如果質量不過關,可能在拼殺的時候一個不注意就斷了。
 再一個由於重心的原因,鳥銃上裝刺刀遠遠沒有長槍那麼順手。
 綜上所述,在明軍中大家基本上還沒有意識到刺刀的重要性。
 但即便有這麼多的缺點,徐晉卻深知刺刀是火槍發展史的必然,將來還是要想辦法朝這個方向發展。
 在線列步兵時代,交戰的雙方的火槍兵往往在近距離進行兩到三輪齊射之後,便會端起刺刀進行衝鋒。
 實際上,敵軍的大規模潰敗也正是從此時開始。
 裝上刺刀之後的火槍兵就不單單只是遠程作戰單位了,而是兼顧著近戰屬性。
 不過目前的話,只能用長槍兵和刀盾兵與其進行搭配了。
 否則一旦被敵軍近身,這些嬌貴的火槍兵們只能伸長了脖子等著被砍。
 很快,徐晉令人將馬戶等人叫了過來。
 黑風寨上的“衝鋒隊”員們皆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武藝嫻熟之輩,尤其擅長近戰,用來訓練成刀盾兵再好不過。
 在戰時,他們可以憑藉著優秀的機動能力和防禦能力,在火槍兵齊射過後突入敵營進行收割。
 實際上這種事情一般來說是騎兵乾的,不過這黑風寨如今哪有騎兵,只能湊合著用了。
 “大當家的,這刀好辦,可這每人一把盾實在是...”
 馬戶為難的表示寨子裡哪裡拿得出這麼多盾牌。
 “無妨,正經的軍盾自然是搞不到,不過普通的輕盾只是木頭上包了層鐵皮而已,咱自己就可以試著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