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海間的明珠(第2頁)

 消費型城市分很多種主要包括宮廷城市、官僚城市、軍事城市、宗教城市以及一部分商業城市。

 而生產型城市,是以製造業產品安身立命,用於交換食物或者投入遠程貿易,而非“只進不出”,或者給外地產品充當“倒爺”。

 對於這個概念莫妮卡感到十分自豪,畢竟消費生產型城市這種概念,就是由自己研究古代希臘羅馬的城市提出的,在軍校畢業論文中她提出古城邦多是是消費城市,中世紀的西歐城市是生產型城市,最終論文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按照這一框架,布列塔尼帝國時代殖民地的幾乎所有城市都是典型的消費城市。殖民城市是政治控制和經濟汲取的中心,但很少擁有自己的產業。城市市民由少量布列塔尼亞殖民者和大量為他們服務的日本人/印第安人貧民構成。

 殖民者主要是官僚、教士、商人以及在鄉間擁有產業的地主,工匠大多是混血兒,舊土著貴族和土著平民負責承擔底層勞動。最重要的是,除了城市外沿的少數居民以外,大多數居民都不從事相關食物生產,只能依靠周圍農村供養。

 和其他殖民地日本、拉普拉塔又不同,歐系布列塔尼亞具有非常濃厚的城市傳統,其殖民模式效仿古羅馬,把城市當做統治中心。以傳統社會的標準來看,這裡的的城市化率是相當高的,十八世紀就有約15%左右。和他們不同雷頓的故鄉拉普拉塔就沒有這種傳統,那裡的主體是農村的蔗糖種植園和小城鎮的金礦,城市分佈於沿海,由遙居地主和原材料商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