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273章 五勝五敗(第2頁)
李基臉上流露著一抹笑容,沉穩儒雅地說道。“大漢有五勝,烏桓有五敗,還請使君鑑之……”
這僅僅是讓劉虞願意多付出一點耐心,以聽李基高論。“便是就戰論戰,依子坤先生之見,此戰幽州優勢何在?”
不過,相對於此前劉虞一心只想著固守薊城的想法相比,此刻被李基一番有理有據的話語下來,劉虞倒也是提起了幾分底氣,認為眼下似乎幽州與烏桓也並非是沒有一戰之力的。
“此事易耳,只要使君以軍令使騎都尉公孫瓚入城,基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公孫瓚聽從使君之命,齊心協力共擊烏桓。”
“以天時、地利、人和、將帥、後勤五者而論,皆為漢勝而烏桓敗也。”
旋即,劉虞又想到了什麼,道。
劉虞沉吟了一番,也轉而表示認同。
對於劉虞而言,無論李基之計最後是否能夠得到自己的認可,只要李基能夠說服公孫瓚那就已然是大功一件了。
有著李基與公孫瓚協力守備薊城,足可保證薊城穩如泰山。
“不過,不知劉使君麾下有多少騎兵?”李基問道。
劉虞略加思索後,答道。“城內約有三千餘騎,不過在代郡與上谷郡的馬場中尚有八千餘匹戰馬可隨時調用。”
“那麼不知劉使君可否下達調令,將那八千餘戰馬調往薊城,或有大用。”李基請求道。
“可。”
劉虞略加思索後,也便答應了下來。
對於劉虞而言,只要李基願意全力助他守住幽州,這八千餘戰馬就算是贈予吳郡,那又有何妨?
作為一州州牧,儘管由於種種原因尙不能完全掌控幽州軍政,以至於出現公孫瓚手中的騎兵比劉虞的都還要多的狀況,但是區區八千餘戰馬在劉虞看來還真不算什麼。
而與李基如此交流一番過後,劉虞原本眉間一直有所縈繞的鬱氣可謂是散去大半,明白當下起碼守住薊城不成問題。
因此,當劉虞帶著李基回到席間時,向來頗有幾分不苟言笑的劉虞,臉上也是多了幾抹笑容地開口道。
“諸位,宴席繼續,歌舞勿停……子坤先生,請坐於老夫側位即可……”
……
隨後的三天裡,李基並沒有呆在府邸之中深居簡出,反而是向劉虞求得允許後,在齊周的陪同下到府庫、糧倉、兵營等關鍵之處親眼確認。
免得出現些文書上有三千,實則不足一千的狀況!
尤其是經歷了吳郡那曾經存在的空餉狀態後,對於此事李基可謂是尤為不放心。
不過幸好,上行下效,劉虞並非是貪財腐敗之人,因此被劉虞所掌管的薊城自然也就沒有那等事情。
待第三天夜間公孫瓚抵達薊城後,李基先是向劉虞說明去說服公孫瓚後,又裝模作樣地主動拜訪一番公孫瓚。
有著李基居中調和,且劉虞與公孫瓚俱是覺得李基是傾向於自己的態度,這反倒是讓水火不容的兩人巧妙地暫且恢復了些許融洽。
而後,在李基作為主導下,劉虞與公孫瓚召集了各自的心腹部眾參加了這一場軍議。
這僅僅是讓劉虞願意多付出一點耐心,以聽李基高論。“便是就戰論戰,依子坤先生之見,此戰幽州優勢何在?”
不過,相對於此前劉虞一心只想著固守薊城的想法相比,此刻被李基一番有理有據的話語下來,劉虞倒也是提起了幾分底氣,認為眼下似乎幽州與烏桓也並非是沒有一戰之力的。
“此事易耳,只要使君以軍令使騎都尉公孫瓚入城,基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公孫瓚聽從使君之命,齊心協力共擊烏桓。”
“以天時、地利、人和、將帥、後勤五者而論,皆為漢勝而烏桓敗也。”
旋即,劉虞又想到了什麼,道。
劉虞沉吟了一番,也轉而表示認同。
對於劉虞而言,無論李基之計最後是否能夠得到自己的認可,只要李基能夠說服公孫瓚那就已然是大功一件了。
有著李基與公孫瓚協力守備薊城,足可保證薊城穩如泰山。
“不過,不知劉使君麾下有多少騎兵?”李基問道。
劉虞略加思索後,答道。“城內約有三千餘騎,不過在代郡與上谷郡的馬場中尚有八千餘匹戰馬可隨時調用。”
“那麼不知劉使君可否下達調令,將那八千餘戰馬調往薊城,或有大用。”李基請求道。
“可。”
劉虞略加思索後,也便答應了下來。
對於劉虞而言,只要李基願意全力助他守住幽州,這八千餘戰馬就算是贈予吳郡,那又有何妨?
作為一州州牧,儘管由於種種原因尙不能完全掌控幽州軍政,以至於出現公孫瓚手中的騎兵比劉虞的都還要多的狀況,但是區區八千餘戰馬在劉虞看來還真不算什麼。
而與李基如此交流一番過後,劉虞原本眉間一直有所縈繞的鬱氣可謂是散去大半,明白當下起碼守住薊城不成問題。
因此,當劉虞帶著李基回到席間時,向來頗有幾分不苟言笑的劉虞,臉上也是多了幾抹笑容地開口道。
“諸位,宴席繼續,歌舞勿停……子坤先生,請坐於老夫側位即可……”
……
隨後的三天裡,李基並沒有呆在府邸之中深居簡出,反而是向劉虞求得允許後,在齊周的陪同下到府庫、糧倉、兵營等關鍵之處親眼確認。
免得出現些文書上有三千,實則不足一千的狀況!
尤其是經歷了吳郡那曾經存在的空餉狀態後,對於此事李基可謂是尤為不放心。
不過幸好,上行下效,劉虞並非是貪財腐敗之人,因此被劉虞所掌管的薊城自然也就沒有那等事情。
待第三天夜間公孫瓚抵達薊城後,李基先是向劉虞說明去說服公孫瓚後,又裝模作樣地主動拜訪一番公孫瓚。
有著李基居中調和,且劉虞與公孫瓚俱是覺得李基是傾向於自己的態度,這反倒是讓水火不容的兩人巧妙地暫且恢復了些許融洽。
而後,在李基作為主導下,劉虞與公孫瓚召集了各自的心腹部眾參加了這一場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