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暖玉和寒玉
不得不說,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的腦袋裡整天琢磨的東西,都是特麼的怎麼坑人。
聽到木雪晴的驚呼聲,劉桂蘭和王大柱也將腦袋湊了過去。
王大柱還將玉石從箱子裡摳出來放在炕上,仨人藉著蠟燭的光亮,滿臉新奇的打量著這塊玉石。
只聽劉桂蘭說道:
“還別說啊,玉這玩意真好,瞅著就跟那葷油似的,油汪兒的,摸著還滑溜兒熱乎的。”
劉桂蘭形容的,的確很貼切,因為真正的和田玉玉石,根本就不需要打磨,觸感就會非常舒服。
不過劉桂蘭所說的熱乎的,就說的有點誇張了,因為這玩意兒,只能說是摸著不冰手,感覺不那麼涼而已。
其實在華夏,玉石有很多種,而最值得人關注的,就是暖玉和寒玉。
暖玉,就是和田玉,而寒玉,就是翡翠。
值得注意的是,西北出產和田玉,華南以南的地方,也就是靦甸出產翡翠。
正好是冷的地方出產暖玉,而熱的地方出產寒玉。
當然,只能說是絕大部分而已,並不是絕對的。
至於瑪瑙是暖玉還是寒玉,至今還是眾說紛紜,根本沒有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
不過要是根據產地來說的話,這玩意兒的主產區在東北,所以,說瑪瑙是暖玉可能更貼切一點兒。
聽到母親的話,又看著這仨人對玉石興致勃勃愛不釋手的樣子,王安笑著說道:
“哪天把它鋸開,做幾個鐲子和牌子啥的,咱們家人都帶上,我聽說常年戴著這玩意還能養人呢。”
聽到王安的話,劉桂蘭有點迫切的說道:
“嗯呢唄,早先那些達官顯貴啥的,不都戴這玩意兒嘛,你抓點緊,爭取我大孫子出來前兒,就給他戴上一塊兒。”
聽到劉桂蘭的話,木雪晴明顯頓了一下,因為劉桂蘭說的是“大孫子”,而不是“大孫兒”。
在當地,針對未出生的孩子,“大孫子”是單指男孩,而“大孫兒”是代表孫子輩,也就是不管男孩兒還是女孩兒都叫“大孫兒”。
所以,木雪晴肯定就多想了。
這年代就是這樣,對於絕大多數的爺爺奶奶來說,孫子永遠都比孫女重要。
說白了,其實就是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而已。
不過劉桂蘭也馬上反應過來了,所以緊跟著笑道:
“我這大孫兒,也不知道是丫頭還是小子,要是丫頭,保證跟她媽一樣俊,要是小子,肯定比他那混賬爹好看。”
說著話,劉桂蘭還白了王安一眼。
不得不說,劉桂蘭這話,說的是正經挺有水平的。
既不解釋,又不改話,同時藉著呲噠王安,淡化男孩兒還是女孩兒的問題。
因為解釋的話,一定會讓兒媳婦更加多想,而改話之後,明顯是在告訴大家,我發自內心的想法,就是想要孫子。
劉桂蘭說完,木雪晴剛要緊繃的臉,明顯又散開並重新掛起了微笑。
緊接著,王大柱又打岔道:
“桂蘭吶,快去給小安整口飯吃吧,一會兒亮天又該吃早上飯了。”
興奮勁兒過去了,王安還真感覺餓了,還是那種前腔塌後背的餓,王安便說道:
“麵條快,娘給我整碗麵條就行。”
劉桂蘭聞言答應一聲,就下地向外屋走去,臨出西屋門前卻突然轉身,對王大柱和木雪晴倆人問道:
“要不咱們就都吃一口吧,這折騰半宿,我咋也餓了呢。”
王大柱馬上說道:“嗯呢,那就多和兩碗麵,都吃吧一口,你說呢雪晴?”
木雪晴答道:“嗯呢,我也餓了,娘我跟你一起做,還能快點。”
劉桂蘭連忙擋住木雪晴,很是堅定的說道:
“哎呀不用,柴火現成的,整個麵條用那些人幹啥。”
不得不說,劉桂蘭幹活確實沙楞,只過了20多分鐘的時間,一盆連湯麵就端進了西屋。
不得不說,吃飽了再睡覺,懷裡還摟著木雪晴,睡的就是香,王安連夢都沒來得及做一個,天就亮了。
洗漱過後吃完早飯,王安便再次趕上爬犁,拉著魚和那個豺腔子,一路疾馳,向縣城走去。
路過那個拐彎處的時候,王安發現昨天自己開槍的那幾個灌木叢方向,竟然神奇的出現了人的碎衣服和碎棉花。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碎布上還是棉花上,竟然還帶著血跡。
看得出來,這些東西,都是從灌木叢裡面被風吹出來的。
所以,出於“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心態,好奇的王安便叫住大兒馬,端著槍就小心翼翼的走了過去。
其實王安主要是想看看,這個邪門的拐彎處,是不是特麼的貓誰坑誰?
說實話,王安對這個邪門的拐彎處,多少都有點心裡陰影了。
主要是這個基霸地方,總是“吃人”,雖然大部分的人,都是王安自己親手送過去的。
但不管咋說,王安都認為這個地方,有問題。
當王安小心翼翼的端著槍,走到地方後卻發現,除了滿地的帶著血的破爛布條子和棉花外,只有一條水連珠槍靜靜地躺在那。
當然,還有滿地的狼爪子印和黃喉貂爪子印。
而這條水連珠的主人,卻沒了,就那麼被狼和黃喉貂給吃光了。
艹,一想到動物吃人那畫面感,王安就感覺心裡直犯惡心。
想了想,王安便將這些破布條子和棉花,全部收了起來。
畢竟在華夏,講究一個“入土為安”。
王安雖然挖不動土,但王安是能挖的動雪的。
所以,王安隨便掏個雪坑,便將破爛布條子和一堆棉花,全部賽了進去。
填完雪,王安便將水連珠撿起,又在這附近轉悠了一圈。
此時的王安,還正經挺納悶的,這人著實有點問題,沒啥兒事兒上這幹啥來了?
你看看,被狼吃了吧!
也不知道,王安若是知道了這人是被自己胡亂開槍打死的,然後才被狼吃掉的,該作何感想?
王安轉悠了一圈就發現,這人是騎馬或者騎騾子來的,只是這馬或者騾子,早就不知跑到哪兒去了。
王安又四處看了看,便拿著自己的56半和撿來的水連珠,返回爬犁跟前兒,趕上爬犁,繼續往縣城而去。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