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麥克風 作品

266.輿論環境太好不是什麼好事(第2頁)

 扔4年2600萬給馬特-卡羅爾那種正值巔峰期的投手,就算貴也沒人說,比如古登和瓦萊喬的溢價合同,沒多少人噴,但斯諾和唐耶爾-馬紹爾那種眼看著都要退役的球員長約大合同,剛簽下就已經確定會變垃圾合同。

 張楊只能感嘆騎士隊老闆真是‘關愛老人’。

 關掉官網,張楊打開論壇看看網友們的賽後言論。

 看到他們山貓隊和騎士隊的賽後熱度比姚明大戰洛城三巨頭熱度高,張楊嘴角壓不住了。

 湖人隊打公牛隊看數據很精彩,球迷們評價也很高。

 科比這場比賽表現很高效,有基德、加內特、盧克-沃頓傳球,他今晚只拿到2次助攻,25投13中拿到40分。

 加內特10投6中拿到15分8板4助攻1搶斷2蓋帽;基德6投3中,其中三分球5中2,加上2中2的罰球拿到10分9板7助攻;盧克-沃頓8分3板4助攻;費舍爾替補上場投進兩個三分,加上一次突破得分拿到8分。

 湖人隊整體表現出色。

 公牛隊那邊,姚明16投10中,加上12中10的罰球,拿到30分12板;本-華萊士5分10板3蓋帽;辛裡奇15分9助攻;羅爾-鄧20分;諾西奧尼12分……表現也很好。

 比賽結果是湖人隊輸了,比分102比105,加內特接應科比傳球鐵血大中投扳平比分,但辛裡奇迎著基德防守命中絕殺三分。

 有球星對轟,科比vs姚明+鄧;有組織進攻對決,基德vs辛裡奇;有防守巨匠的對決,加內特vs本-華萊士……比分焦灼、還有絕殺和反絕殺,但比賽熱度愣是沒有山貓隊打騎士隊高。

 40分分差,在nba歷史上所有揭幕戰裡,都能排在第五!

 87-88賽季揭幕戰,掘金隊139比93屠了快船隊46分,是揭幕戰歷史最大分差。

 最近1次揭幕戰40+分差大屠殺,是91-92賽季馬刺隊以140比99屠殺小牛隊41分,時隔15年後,山貓隊也幹了。

 球迷們之所以這般熱情地討論這場屠殺,主要是完全沒想到!

 騎士隊打不過山貓隊,這個是公認的,哪怕山貓隊少了傑拉德-華萊士,也沒多少人覺得騎士隊能贏。

 就算是思維正常的騎士隊球迷、詹姆斯球迷,也都認可這一點。

 但40分分差……別說看直播的球迷,就算是現場山貓隊球迷,都看傻眼了,在他們看來騎士隊也沒那麼菜吧?

 媒體、球迷一通分析後,得出了和張楊差不多的結論——騎士隊聯盟第4的薪水,實力在水準之上的卻只有6名球員,除了三核和新秀合同,其他合同要不就溢價、要不就是垃圾合同。於是乎,張楊在論壇裡看到了經典的帖子——騎士隊輸了,拿到全場最高分的king沒輸。

 張楊也不知道發出這些言論的極端球迷是不是真的期待著詹姆斯變好。

 放當年,要是有人在喬丹、奧尼爾、科比輸球后,說出這樣的話,不得被罵死。

 他張三拿好數據輸球,也會被罵出翔。

 但到了詹姆斯這裡,輿論環境也忒好了一點,感覺就像……被一群媽媽粉寵著?和矮豆差不多了。

 張楊回想了一下上賽季常規賽首次和詹姆斯交手,那次是真的有些驚豔!

 對比05-06賽季季後賽,06-07賽季張楊首次和詹姆斯交手,感覺對方似乎快要蛻變了,休賽期明顯有練遠投,打法更聰明,和隊友配合變得更好,防守習慣也改了很多……但這次和詹姆斯交手,感覺詹姆斯除了對身體的利用比上賽季要更出色了、打得越來越聰明,技術、基本功方面,又停滯不前了……

 …

 第二天,新的一個月來了。

 揭幕戰出場時間少,今早10點張楊就來到了球館加練投籃。

 現階段,他個人訓練有倆目標——中投提升到90、在2007年結束前攢夠12萬投籃值提升天賦。

 下午,他參加了球隊為明天與雄鹿隊的比賽的備戰訓練。

 訓練結束後,四少小分隊坐在一起閒聊。

 費爾頓:“昨晚贏了40分我就在擔心隊友們會驕傲,今天的訓練果然很浮躁。”

 張楊:“衛冕冠軍、揭幕戰屠殺東部前四熱門之一的騎士隊40分,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正常,你要督促一下他們嗎?”

 費爾頓:“不用了,去年我們連勝之後也很浮躁,我試過,沒用,吃了虧自然就知道了,只是我們4個當核心的得努力打好,撐起局面。”

 隆多聞言快速點頭,奧卡福微微點了一下頭表示知道了。

 又是一天過去,11月2號,山貓隊新賽季第2個比賽日到了,主場迎來雄鹿隊的挑戰。

 這場比賽關注度……就沒什麼其他球隊球迷關注,就算是在卡羅萊納地區,也只有夏洛特的地方電視臺和周邊市鎮有直播。

 雄鹿隊新賽季看起來又要完犢子了。

 賽季才剛開始,裡德、莫-威廉姆斯、博古特三個核心球員整整齊齊,開局一個沒傷,非常罕見。

 但雄鹿隊過去幾年積攢下來的優質角色球員,這個夏天全跑光了。

 丟掉優質角色球員的方式還賊奇葩。

 上賽季場均14分4助攻的聯盟最矮球員博伊金斯,續約要求只要底薪,但雄鹿隊磨磨唧唧的,博伊金斯心一橫,跑凱爾特人隊幫忙擺爛去了,莫不傳一下子沒替補了。

 魯本-帕特森,這球員休賽期把喬丹氣得夠嗆。

 人們對於大狗、棒子、小刺客拒絕大合同最終淪為底薪甚至離開聯盟的事情記得很清楚,其實這樣的情況在nba並不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