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大晴天 作品

第363章論道論不過,鬥法鬥不過(第2頁)

 “不僅僅是我,道祖老子也是如此,不爭才是道法自然,佛陀也是如此,他晚年時講大乘佛法在人間,不以神通顯示,凡是神通都是外道,神通等於魔障啊。”

 他勸誡道:“我等凡夫俗子,做不到放棄神通,但也應該限制自身手段,避免沉迷於神通帶來的虛妄之中,之維小道友,你太看中你的手段,也太依賴你的手段,你這是入魔了,而且入魔很深!”

 神通術法等於魔障,是取亂之術,這話細細想來,卻也有幾分道理……

 八奇技是取亂之術,很多先天異人的先天異能,乃至古代異人所創的天罡地煞術也是取亂之術,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大事件中,都不乏有它們的身影。

 強大的先天異人重瞳項羽,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推翻了秦朝,讓剛剛統一的天下,陷入長久的動亂。

 強大的黃金家族,以先天異能統一草原,而後四處征戰,讓世界都在他的鐵蹄之下顫抖,期間造成超過兩億人的死亡。

 包括幾十年前的太平天國,這些等等,都是基於術法神通上的,說是取亂之術,一點也不為過。

 可若是把一切原由都歸咎於神通術法,說它是魔障,那又實在太過可笑了,因為前世沒有這些取亂之術,這些事不也同樣發生了嗎?

 “你說我依賴手段,入魔太深?”張之維笑了笑道:“我倒是覺得你入魔太深,不像是道士,更不像正一道士,倒像是一個頑固不化的腐儒!”

 張之維繼續道:“你說老子不爭,佛陀講法,都不用神通,所以神通是魔障,三教你例舉了兩個,那我就說說儒教,儒教輕神通,尊周禮,是否符合你所說的?”

 “數千年前,孔子和老子曾論道過,孔子說,若能人人輕術法,人人尊周禮,方可休止動亂,以使天下重新太平。”

 “老子卻說,悟道之前,他也曾非常好周公之禮,但後來,他變了,他認為孔子所言,無異於讓大河之水倒流,違背天地造化的流向,這是有違人性的,所以必然會失敗。”

 “老子還說,魔障不在於周禮,也不在於神通,它產生於人心,而人心,是變化莫測的,天下動亂之所以此起彼伏屢禁不止,其實是人心作亂。”

 “所以說,老子之所以無為,不是因為神通是魔障,而是因為人心很難被人力所能左右,他又更崇尚於天地自然之道,無意去限制人心,所以無為。”

 “至於佛陀不用神通,推崇佛法,也不是因為神通是魔障,而是因為神通難以干預人心,他是想用佛法去教化人心,讓他們尊崇佛道,不惹事端,不生動亂。”

 聽了張之維所言,趙汝澮沉默了,作為一個道門高功,他一生勵志於做好事,很少使用各種術法神通。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一直覺得,自己的家破人亡,自己的一生悲劇,皆起自於洪楊之亂。

 而洪楊之亂的爆發,就是從一群人掌握了一些取亂之術開始的,所以,他視神通為魔障,但他又不能不學,因為若無神通護身,在這個吃人的時代,他會被吃的一乾二淨,所以他很矛盾,一面追求神通,一面又很少使用神通。

 而他在見識到張之維的殺生無算之後,他覺得張之維這種人,若是繼續變強,說不定會引發類似洪楊之亂這樣的動亂,所以,自這一關的考核開始,他便在喋喋不休的勸誡。

 但現在,他卻被張之維的一番話懟的啞口無言。

 “世間之事,就如亂麻一般,唯有快刀才可斬斷,你現在的所作所為,就如同用手去解亂麻,這如何解得開?”張之維說道。

 “道不同,不相為謀。”

 趙汝澮沉默了片刻說道,他沒想到這個年輕人,意志如此不可動搖。

 “確實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此時此刻,我們的道在此相交了,出手吧,我讓你先!”張之維說道。

 趙汝澮目光直視張之維:“我是長輩,你是晚輩,你先!”

 “那晚輩就不客氣了!”

 張之維使了個眼神,“國師”立刻動了起來,探出大手,一把朝趙汝澮抓去,大手裹挾著風雷,所過之處,河水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