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撞過的南牆 作品

第27章 旅遊(第2頁)

 

 我們參觀完林則徐紀念館,又去了虎門炮臺,虎門古炮臺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城區南去10公里沙角山,亦稱沙角山炮臺。虎門古炮臺緊靠海邊,南望穿鼻洋,龍穴島清晰可見。炮臺始建於清嘉慶六年(1801年),炮臺長139米,炮洞11個,配大小鐵炮11門,炮臺正門配炮1門,另鑄250公斤生鐵炮1門備用。臺上建有神堂、官廳4間、官房3間、兵房17間,還有火藥庫等設施,均青磚結構,基礎、垛口、炮洞、檯面為花崗石砌築。此外,在扯旗山有望樓和圓形炮臺與大角炮臺東西斜對,形成虎門海防的第一重門戶。但兩臺相 距3600多米,當時大炮的射程僅及中泓,炮火封鎖洋麵不夠得力。關天培就任廣東水師提督後,認為沙角炮臺地居要衝,形勢得宜,對虎門要塞重新佈防,把沙角炮臺改為號令臺。凡外國商船入境,必須停泊在沙角洋麵以外,待我水師檢查,獲准後才能通過。如有不法船隻企圖闖入,則放空炮一響,命其停止,如違反,林則徐打炮一發以示警告,再不聽從,則瞄準開炮,並知會各個炮臺備戰。
 

 1841年1月7日,英國侵略軍出動20多艘戰船、2000多人偷襲沙角和大角,大角失守後,部分將士突圍到沙角炮臺抵抗,浴血奮戰,因寡眾懸殊,彈盡無援,三江協副將陳連升父子與絕大部分將士壯烈犧牲,沙角炮臺也遭英軍破壞。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及光緒年間進行了重修和擴建,沙角炮臺的炮位遍及沙角灣的捕魚山、侖山、象山、白鶴山等附近相連的小山包。其中捕魚山炮臺也由原來的露天炮臺擴建為4個暗炮臺,總稱捕魚臺。其中有前捕魚臺、後捕魚臺、左捕魚臺、右捕魚臺!
 

 我們站在炮臺上,向大海眺望,好像聽見那隆隆炮聲,和先輩英雄們的吶喊聲,廝殺聲!同時我們也深深的明白,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現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我們參觀虎門炮臺後,心情很是沉重,簡鑫蕊說:“她彷彿看到先輩的苦難,她是本地人,感觸很深,說將來有孩子,一定要帶他們來,就不僅是悼念先烈,更是教育他們別忘記中華民族的那段苦難,珍惜今天的幸福!”江雪燕說:“中國人的愛國是刻在骨子裡的,就是她這樣一個小女子,也深受感動,一八四零年的中國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不過還好,我們熬過來了,也走出來了!”中華民族之所以?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就是因為有一代一代的中國人,前赴後繼的抵禦外力入侵,用血汗保衛著中華熱土,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點也不為過!
 

 簡鑫蕊說我們去吃點東西吧,我們才感覺真是餓了,簡鑫蕊說我請你們吃東莞虎門膏蟹:東莞虎門膏蟹是東莞虎門鎮的特色美食,以其肉質鮮嫩、味道香甜而受到歡迎。我和江雪燕說:“還有呢?簡鑫蕊說白沙油鴨怎麼樣?這道東莞的特產美食,被譽為臘味之王,它的製作過程堪稱一場美味的盛宴。白沙油鴨選用白鴨作為原料,經過宰殺、開膛、分解、醃製、漂水、晾曬等工序,便化身為一隻只肥白肉厚、臘香撲鼻的油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