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面子裡子(第2頁)
戰爭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並沒有在帝國和巴託尼亞之間正式爆發過,但無論如何這次事件還是給巴託尼亞人帶來了嚴重的傷痛,也讓他們對東方的強鄰至今都抱著深深的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在巴託尼亞的戰事上猶豫,被選帝侯、反對者們指責失去了一個最好的“統一灰色山脈東西方人類國度”機會的阿爾弗雷德皇帝,也許是在這點上受了刺激,在之後又一次“同樣的選擇”擺在自己面前時,他非常果斷的下令帝國軍隊行動,甚至強硬的否決了理智的朝臣們的勸誡。
然後就在帝國的軍隊越過林斯克河,向基斯里夫人的厄倫格勒進軍的途中遭到了兇猛的翼騎兵伏擊,由奧斯特、諾德、霍克三地行省軍組成的軍團大敗,進入基斯里夫的南方州劫掠騷擾的奧斯特馬克行省部隊見勢不妙及時退去才保住了性命。
阿爾弗雷德因此背上了“無能”之命,在位期間儘管帝國不僅快速恢復,還迎來了持續的高速發展,但從選帝侯到市民,臣民們對他沒有多大擁護,這也讓沃夫岡卡一系的皇位宣稱者趁機崛起,勢力迎來了擴張。
但好在他有一個很猛的兒子給父親不僅擦了屁股,還把墳墓拾掇的特別光鮮亮麗,那就是後來被上了“大帝”尊號的查士丁尼皇帝,南戰黑火,北征雪國,號令四方,無有不從。
本人又特別精明能幹,謙遜、是政治軍事外交家的集合。
當今的奧托陛下就是查士丁尼皇帝的親孫。
........
巴託尼亞是第一個在戰後,被帝國人“入侵”的地區,儘管秩序同盟的榮光、各種族勢力之間團結一致的記憶殘存還未徹底退去,但無論如何,帝國人對巴託尼亞的擴張始終還是一場血淋淋的殖民博弈,不可能光靠言語就能達到目的。
過程中同樣也像是邊境軍團在邊境領做的那樣,進行了殘酷的掠奪、壓榨,依仗著各方面優勢對當地人進行擠壓,然後因為當地人不願做安安餓殍的反抗,又演變為衝突,開始流血以後,就必然會發展為彼此之間的不斷仇殺,這讓他們留下了慘痛的回憶,儘管種族仇恨在今天似乎已經被化解了,就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那樣,但歷史並不會被輕易的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