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 作品
分卷閱讀626(第2頁)
在艾爾的寬大政策下,比爾巴利人對傳統派的支持被瓦解,本來他們的想法就很矛盾:
艾爾國王是好的;
可是蓋倫將軍,議員、xxx他們也是好的;
現在一方反對另一方,他們卡在中間屬於比較為難的,可以被雙方爭取的。
但第二軍團為了最快穩定局勢,幾乎是和起事同時發難突襲了地位特殊的北方大議會,開始和叛軍對峙,而此事被在本地佔優勢的傳統派大肆宣揚,於是認定“王國為了集權決定清洗比爾巴利”的思想佔了多數,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選擇支持“被迫起義”的一方就不足為奇了。
然後的過程就是就是蓋倫帶著殘兵敗走,比爾巴利進入不叫戒嚴的戒嚴狀態,市民們依然築著街壘,和控制了城牆以及議會、市政府的第二軍團對峙,最後艾爾勒令停止軍事對抗,讓比爾巴利派出代表南下參加在柏莫茲舉行的公民議會,做出“不可思議的寬容”。
並且艾爾公開宣佈比爾巴利事件確實存疑,極有可能是少數激進派分子(比如遠在提利爾的擁王派救國會元老,公牛哈靈頓)陰謀發起的叛亂,大部分被捲入其中的軍民都是無辜遭到裹挾,此舉造成導致第二軍團誤以為比爾巴利發生叛亂,最終做出軍事介入的決定。
艾爾同時也發出過號召,請那位“曾和我並肩作戰的將軍,英雄”,蓋倫·基爾希斯,從撒弗洛走出,就到比爾巴利去,就在北方,在各方共同派出代表的情況下將此次事件前後調查清楚。
當然,最後沒能得到回應,那也就只能當做敵人對待了。
比爾巴利人差點再遭一次兵災,在這一次過程中,他們對傳統派,本地自治勢力的支持也差不多耗完了,畢竟他們已經冒著被屠戮的風險走上街頭,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做到了能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