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氣的想殺人(科普比較多,可不用訂閱)(第2頁)
在侵華之前,“筆部隊”對日本本國人進行思想教育、激勵其戰爭鬥志,通俗來說就是“洗腦”。
在“筆部隊”的“洗腦”之下,日本人普遍不把華國人當成人看,“支那人是劣等生物,不值得任何誇獎。”這是日本人在侵華戰爭時的論調。
這種論調充斥著日本各界,長此以往,日本人侵華已經沒有了任何心理障礙,對他們在華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了。
看到這裡的時候,楊學武才知道這個“筆部隊”的可怕,可以說正是“筆部隊”的思想引導,才導致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出現,正是“筆部隊”的推動,才導致日本定製了“侵華”的國策。
在這個過程中,“筆部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彼之蜜糖,我之砒霜,“筆部隊”或許對日本人的重要性很大,但在楊學武看來,日本人的“筆部隊”就是毒瘤,如果任由日本人的“筆部隊”留存下去,那後果會越來越可怕。
楊學武心中還有一種猜測,後來那些在國內天天鼓吹日本的所謂“磚家叫獸”,或許就是日本“筆部隊”的畜生後人。
點了根菸,平復了下心情,楊學武繼續往下看。
日本人很清楚,他們要是想在華國立足,需要對華國人進行洗腦宣傳來換取支持,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豢養一批忠於日本的漢奸走狗,對此,日本人除了靠物質收買外,就是用文化侵略來對華國人進行大規模洗腦。
看到這裡時,楊學武想到了汪填海,日本人的這種洗腦,很明顯就是對著汪填海這種骨頭比較軟的人去的,但可悲的是,類似汪填海骨頭比較軟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在東北建立偽滿政權,為了加強在東北的統治,“筆部隊”提出要對華國的文化機構進行控制,如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都必須要在日本人的管控之下。
為了傳達日本觀念,進而實現文化殖民侵略目的,“筆部隊”提出想拍一部電影來作為宣傳,這個提議很快便被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