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38/238892/117426817.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不想當炮手的水手不是好艦長-第五二八章 黑風山頂,插旗,金失一,月如中文
金失一 作品

第五二八章 黑風山頂,插旗

 接下來,辛遠山安排所有人休整,然後才單獨點了江紋申為米江零號掌舵,兩人朝著黑風山頂方向而去。
  黑風山的形狀雖然看著像問天山脈,實際高度連雪妖山脈很多山峰也頗有不如。  如果說問天山脈像是一柄星尊的神兵,樣式古樸,那麼黑風山頂多就是一把青銅劍的樣子。  辛遠山站在舵輪座椅邊上,有些唏噓的說道:“金狼的鬣狗號,軍改民;通達船行的江豚船,軍改民。”  “江東家好大的手筆!”  江紋申一聽這個不算問題的問題,笑了。  他將白板面甲揭下,隨手放在一旁,說道:“山哥,你這就見外了不是?你我之間說話還用得著這麼七拐八繞的嗎?那我可就直說了啊!”  “你且看吧!山哥你在米江船行當一個小小的船長當然沒什麼出息。就算你這一次成功拿下了黑風山和毛尖島,甚至還有捉擇島......”  江紋申說到這裡的時候,似笑非笑的看了辛遠山一眼,促狹的擠了擠眼睛。  辛遠山嘿嘿一笑,也不辯解,算是默認了。  江紋申這才繼續說道:“你還記得那一道聖旨嗎?”  “......現有白令領主司徒,甘為國之藩籬,力阻外敵在前,開疆拓土在後,可為表率......”  “封司徒為白令伯,世代永鎮龍尾領並琊瑪-白令道......蔭其子,鎮左前趾領並龍脊南關的白令-千島道......”  這一道聖旨是當眾宣讀的,其內容當時就已經傳遍了白令大陸。  而與那一道聖旨一同到達的,還有白令軍團的一紙調防軍令。  白令軍團當即增兵,由之前的三個軍團擴增至五個軍團,位面軍團循例皆由老秦子弟所組成。  賜白令軍團戰旗,由右前趾領調防至左後趾領。  亥豬艦隊留守,協防白令大陸,駐地為龍脊關。  亥豬艦隊以及白令軍團一切輜重皆由大秦帝國提供,補給由白令大陸各領提供。  江紋申把情況分析了一遍,總結道:“我覺得吧......朝廷這是準備對千島-琊瑪靈渦通道下手了。”  “以大秦目前有些捉襟見肘的兵力,一旦要對這一片海域動手,必然會是一鼓而下的......”  辛遠山聽到這裡,忍不住插嘴問了一句:“停停停!你怎麼知道朝廷現在的兵力捉襟見肘了?”  江紋申查篤“英勇就義”之前的事情掐頭去尾的說了一遍。  “你想啊,堂堂斯蘭府巡道大人幾乎是拍著胸口說有艦隊會進行策應,甚至專門在死海邊上接應我們。他們這種人最好面子,不太可能信口開河。”  “然後,啪!當眾打臉。須知查篤巡道大人就是在千島位面出事的,不僅僅是被海盜擄走,同時還丟失了一尊將軍炮!”  “如果我們這一位千島領主得知查篤已經脫險,需要接應,卻無動於衷,連一支船隊也不願意派出......那就不是把將功補過的機會往外推,而是大大的得罪人了!”  “此外,鯨落島防區的哨船接到我們之後,直接帶到偏離航道的暗礁去休整。這事本身就很可疑。”  “更別說兩位劍士大人生怕我們實力不夠,把將軍炮卸了下來,把江豚船當作大禮送了出來,然後表態支持你返回毛尖島。”  “我甚至大膽推測,名義上護送查篤的那一支艦隊,包括那一尊將軍炮,就是由斯蘭大陸臨時抽調前往此次戰役的集結點完成匯合的。”  辛遠山有些意外的上下打量了江紋申兩眼,這才說了一句:“你繼續說。大秦攻略千島-琊瑪靈渦通道,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江紋申繼續侃侃而談:“假設我說的沒中,山哥你還是回到毛尖島當你的船主。這一點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假設我說中了。到時山哥如果能夠坐擁三島,撥亂反正,棄暗投明,率眾來降,必會受到重用。”  “保守一點的想法,或是會留守千島-琊瑪靈渦通道海域;樂觀一點的想法,直接讓你擔當艦長,讓你當那價值千金的馬骨,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辛遠山打了個哈哈,指了指已經近在眼前的山頂,對江紋申說道:“我不知道你說中還是說不中,我只知道上來這裡是為了插旗!”  江紋申所說原本就是猜測的居多,這時也不再多說,雙手在舵輪上輕巧的一滑,通過翼橋把辛遠山放到了山頂的空地之上。  從下方看上來的時候,只覺得黑風山頂看起來像是刃尖一般。  但是,當上到山頂的時候,發現這裡是一截斷刃!  辛遠山仰著頭在空地上轉了一圈,這才選了一個地方站定。  一念,神現!  一尊雙臂半身神像浮現在了他的頭頂上方!  這一尊半身神像左手掌之上是一團烏雲,右手掌之上是一團荊棘一般的電鏈。  這是一尊雙祇半身神像。  雙祇半身雙臂神像雙手一合,一把烏雲材質的長槍已然在手。  荊棘一般的電鍊形成了槍頭。  這是一件雙祇神兵,是由辛遠山四環疊環術“雙雷電母槍”而

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