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失一 作品

第三零五章 鄭官牙的人情

 在百半九翻頁的時候,並沒有刻意的一翻而過,有點故意放水的意思。

 因此,鄭掌書其實看到了從第一頁到第三頁的所有內容。

 這一本功法圖鑑的冊子跟絕大多數的功法圖鑑並不相同。

 上面的第一頁就是左手環與右手環的屬性紋身草圖,分別對應已經完成了的一對手環。

 以鄭掌書作為星象念師的眼光可以看出來,這可以明顯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到了第二頁,分別對應著左肘環以及右肘環的時候,

 紋身草圖之上,分別用粗線條與細線條勾勒出來了兩種星紋。

 只需要看一眼,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出來那是百半九完成肘環之前以及之後的兩種星紋。

 而這當中,左肘環還算是簡單明瞭,至少鄭掌書分辨一番,細想一層,還是能夠抓住左肘環紋身草圖當中一些精妙之處的。

 傳統的紋身草圖關注最多的屬性之間的兼容性,屬性與星紋之間的契合度,星師與屬性以及星紋之間的親和力。

 相比於傳統的紋身草圖,這一副看似潦草簡單的紋身草圖則已經將徑值的種種因素也考慮進去了。

 同一道星紋系統之中,並非是徑值趨於統一才算好,而是要將以上所有的因素綜合起來進行全盤的考慮!

 將徑值考慮進去的話,似乎牽涉到某種玄妙的“輕重緩急”之道理。

 星落狀態之下的宣洩,是不是一味的求快?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難道就是最好的方式?

 這個道理有些像是十指伸出來必然有長有短,拇指力氣最大,但是食指最靈活,中指最長。

 無名指和小指,雖然功能權重較低,但在精細操作和協調中同樣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鄭掌書僅僅只是看完左肘環的紋身草圖時,其實已經覺得大開眼界了。

 但是當他自己翻到第三頁的背面察看右肘環的紋身草圖之時,臉上就只剩下目瞪口呆的神情了。

 第三頁背面的右肘環紋身草圖,突然之間就畫風一變,複雜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