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新城
建造一座新城,從來都不是說說而已。
更何況,還是一座以商業城市為目的的新城。
好在書院可以解決這個煩惱。
早在方靜之來到蘇州之前,建築系的先生學生們就早早的過來開始了自已的勘探工作。
有著朱標開具的證明,所有的準備工作自然是暢通無阻。
不僅如此,所有參與勘察的學子都收到了百姓的熱烈歡迎。
百姓們不懂什麼大道理,新城建好與否會帶來多少好處,他們想不到那麼遠。
但是他們知曉誰才是真正的對他們好的人。
老朱家到底是天高皇帝遠,他們除了對馬皇后這個紅薯娘娘,對老朱家其實沒有太多的感情。
但是對書院有。
他們親眼看到書院的小先生頂著烈日在田裡指導他們種植紅薯。
看到小先生在勞累之餘,依舊不忘帶著莊子裡的孩童讀書認字。
所以對於書院,他們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對方靜之這個書院的院長,更是無比的推崇。
所以當方靜之說要建新城,要徵收土地的時候,老百姓們毫不猶豫的將自已賴以為生的土地拿了出來。
他們相信他。
相信他的保證,新城建好以後,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對於新城,方靜之也有自已的想法。
如今的大明,依舊是個一條腿走路的瘸子。
大明的一切,都建立在農業的基礎上。
而方靜之想的是將大明帶到工業的道路上來。
南京城並不適合擔此重任。
它是大明的都城,皇帝所在之地,需要承擔的是政治任務。
而且書院也在這裡,未來這裡也將會是科技中心。
蘇州與南京相比,可供施展的地方更多。
便利的交通,充足的人力,濃郁的商業氛圍,更有老朱如今的清洗。
為了所謂的商稅,老朱也算是下了本錢了。
於是乎。
洪武十五年的秋天,一位少年在蘇州的河邊畫了一個圈。
短短的數月之間。
圍繞著這個圈,一座座高大的新式建築拔地而起。
那些造型新穎的建築,似乎也預示著大明,即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