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流民入城(第2頁)
“樸鐵牛?”唐風聽到這個名字,覺著有些熟悉,不過一時片刻沒有想起來。
“就是當初從西都郡找來會修房子的匠人。”
聽了吳勉的提醒,唐風頓時想起那日見到的那位憨厚的中年人。
他點了點頭,“這件事有勞吳大人了。”
吳勉笑著擺手,隨即好奇地問道,“少爺,聽知衍說,唐家寨教了一種更簡單的文字,不知是否是這樣呢?”
他作為官場的老油子,自然知道文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唐風點了點頭,並沒有打算瞞著吳勉。
“是有這麼一回事,在我看來,大盛現有的文字,不管是學起來,還寫起來,都太過於費事。”
“不利於學子們快速學習與掌握。”
“所以便弄了一套更簡單的文字,既能夠提高學習速度,又能夠輕鬆掌握。”
“如此才符合以後的計劃。”
說到這裡,唐風忍不住嘆了一口氣,“現在人才太缺乏了。”
“不說別的,光是器械坊,就需要大量的人才。”
“而且是腦子靈光,又識字的人才。”
想要讓寶通縣實現工業基礎的建立。
光靠如今器械坊裡面三百多個匠人,如今百器門的門人,是遠遠不夠的。
吳勉不明白為何唐風對匠人如此重視。
不過想想他隔三差五就在器械坊弄出新玩意來。
也便大概明白了緣由。
他嘆了嘆說道,“自古以來,文字就是上位者管理天下的利器。”
“而且識字學文的成本極高,除了束脩之外,像筆墨紙硯這些東西,價格也是高居不下。”
“這讓一般每日還考慮溫飽的老百姓,是想都不要想的。”
隨即他又有一絲擔憂,“自古就有以武犯禁,以文亂法的說法。”
“若是人人習文,這天下豈不是更難管理?”
唐風笑了笑,“如果能夠吃得飽,穿得暖,生活美滿,又有多少人願意冒著殺頭,誅九族的罪過去造反呢?”
“不說別的,若是沒有山賊欺壓,地主盤剝,唐風能走到今天嗎?”
“說到底,都是被逼的啊!”
“相信我,未來的寶通縣,一定能夠成為繁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