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籠中雀(第2頁)
『可問題是食物雖然充沛了,但是需要用貝殼(貨幣兌換。)』
『為了獲得貝殼,人類生活的目的就發生變化了。從一開始的獲取食物轉變為了獲取貝殼。
貝殼能換取多少食物,能換取多少長矛,這是上帝說了算的,還是設計貝殼,貝殼的統治者說了算的?
很明顯是創造這個制度的人說了算的。』
『因此從貝殼貨幣制度誕生的那一天開始,人類的自由實際上已經被剝奪了。
真正的自由掌握在了創造貝殼的人手中,而你們一出生就失去了自由。
你們出賣自己的自由,換取他們設計好的貝殼。』
『有時候大家都想當這個設計貝殼的人國家就誕生了。從那之後貝殼與貝殼之間又有了差距。
我有貝殼了,但是拿不出等價的商品怎麼辦,別人不承認我的貝殼值錢怎麼辦,有第一個人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搶!』
『我可以沒有。但是別人一定有。』
『於是這些人拼了命的搶,把自己的貝殼炒的非常值錢。
國家貝殼值錢,有的國家貝殼不值錢。這就造成了,有些人想要更值錢的貝殼。』
『我們回過頭來繼續看,在遠古時期人打獵的時候,人們會為了貝殼而奔波嗎?』
『那個時候你們是為了食物本身而奔波。如果打獵打的多,就是大家分一分一起吃。吃飽了之後再交配一下,男人負責抵禦野獸的攻擊,女人負責摘果子,種草。』
『有個說法是女人喜歡亮晶晶的東西是因為在遠古時期,亮晶晶的礦石,對那些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來說,是很珍貴的寶物,有了這個東西就象徵著你在人類族群中的地位。』
『我想表達的是在遠古時期,在打獵時期,人類就根本不存在勞動力。因為那個時候打獵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不存在資本家,沒有人想去幹這種事。』
『你們真正出賣的到底是自己的勞動力呢還是自由呢?馬克思說你們出賣的是勞動力,我剛才坐在沙發上,順便思考了一會。』
『或許你們出賣的不是勞動力,你們出賣的是自由,而且是自己一出生就喪失的自由。』
『而之所以你們感受不到自由被剝奪了,是因為父母在努力的給我們創造十幾年自由。父母餵養子女,這是基因上的本能。
等到人類的幼崽踏入社會,才能慢慢體會到貝殼社會的真相。』
『勞動力是指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或者說是人的勞動能力,即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
『這個說法是馬克思提出的,我認為需要加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貝殼社會之後。』
『人類文明若以貝殼為分界線分為上下兩頁,上頁是自由野蠻的原始人篇,下頁則是科學殘忍的貝殼社會篇。』
『自由映射在人類社會當中,就變成了被貝殼控制的世界。』
『從人人自由,到誰有錢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