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39/239612/106248214.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終末旅者-第205章 太陽系歷史,一點靈光種華陽,月如中文
一點靈光種華陽 作品

第205章 太陽系歷史

 “在解決時空鎖的問題之前,我想有必要先給兩個年輕人普及一下我們太陽系的真相。”薛義鴻說道。
 

 於是乎他隨手一揮就展現出了一整個3d投影。投影當中的地圖展示的是太陽系當中最古老的地圖。
 

 “在我們太陽系剛誕生的時候,太陽和木星之間沒有這麼多小行星,而是有一顆非常大的行星,當時的情況是越靠近太陽系的行星越大。這個扣肉的太陽最近的行星我們就叫他1號行星。”薛義鴻一邊講解著一邊指著地圖。他是最希望讓年輕人理解太陽系歷史的。
 

 “這顆最靠近太陽的1號行星非常炎熱,因為這個時候距離太陽距離越近,收到的太陽風暴就越強。在這個炎熱的時期呢產生了太陽系邊緣當中第一個文明,初始文明。”
 

 “初始文明因為它的公轉時間特別長,所以他在一半的時間裡是不適合生存的,因為在公轉距離達到遠日點的時候,星球的溫度會非常低。”
 

 “為了文明能夠更好的發展,他們就想改造自己的生存空間,於是乎他們把主意打到了一號行星的頭上。”
 

 “於是乎1號行星最靠近太陽的這顆大行星被炸燬。”
 

 “炸燬之後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小行星碎片重新凝聚成了五顆行星。於是乎產生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火星與木星之間中間還有一顆小行星。”
 

 “在當時金文明不喜歡水和氧氣,所以他們率先來到了金星,在金星上開展了二氧化碳大氣層。同時以金星為點對水星和地球進行礦產資源的開發,主要是金礦和各種鈾氚鈈氘這些稀有元素。”
 

 “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曾經也試圖將地球改造成二氧化碳的大氣層,但是最後失敗了,原因是地球上的水實在是太多了。於是他們打算利用碳原子打造一種能夠利用光合作用自我複製的生命體。而最終的目的呢就是建造一個能夠把氧氣和二氧化碳相互轉換的複雜結構。
 

 “第一批碳基生物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一場未完成的實驗,在那個時期人類還沒有誕生。不過這個實驗還沒有完成,金文明就已經離開了。他們不是消失了,而是升維了。”
 

 “初始文明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逐漸掌握了一種科技。可以讓他們脫離物質,達到更高的維度。也就是思維意識形態。於是他們在離開三維世界之前,直接選擇將最靠近地球在軌道上留下了他們提升意識的科技。”
 

 “在地球上經過數千萬的演化之後,逐漸誕生了各種碳基生命,這些碳基生命不斷發展出了智慧。而且他們的精神意識形態非常高。最奇怪的是他們沒有任何的科技水平,但是由於意識等級特別高,所以也能夠很快的達到更高維度。”
 

 “當時那個時代的地球上的動物,植物都特別巨大,含氧量也特別高,用另一個詞來說就是靈氣特別充沛。”
 

 “木文明的數量特別少,因為有可能是金文那樣留下來的裝備很少。總而言之呢,他們雖然數量少,但是每一個個體都特別強大。他們可以利用意識,利用精神力收集宇宙當中的隕石,然後製造出一顆星球。”
 

 “比如說月球。月球看上去很像一種已經死亡的星球。因為木文明的科技沒有發展出來,他們無法制造出具有地核的行星。只能創造出一顆死星。這個時期的月球是不完美的,準確的來說不能算是一顆衛星或行星。只能說是一個比較大的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