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39/239612/105306094.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終末旅者-第42章 警惕猶太,一點靈光種華陽,月如中文
一點靈光種華陽 作品

第42章 警惕猶太

薛京飛船修好之後,他第一個想到了曾經猶太資本對自己的包裝。

 提到猶太人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苦難,第二個印象是聰明。第一個印象主要來源於著名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在這部電影中,塑造了被納粹屠殺的悲慘經歷。

 諷刺的是幾乎很少有人知道電影的導演就是猶太人。著名猶太人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自己拍寫了一部名傳千古的電影。

 各位發現問題了嗎?

 猶太人導演自己塑造猶太人悲慘的形象?且流傳如此之廣,甚至於我上初中的時候,學校老師沒事就會給學生們看這部《辛德勒的名單》。兒時的我只是停留在劇情的角度去理解電影,直到今日方才能以政治的角度去看清猶太資本在中國的兩步大棋。

 一:教育洗白

 《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毫無疑問的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不論是劇情還是演員的表演上,都有非常高的藝術成就。而且也能對被納粹屠殺的難民直觀的表現出來,所以正常人都會覺得這是一部戰爭教育片,甚至有人覺得能讓孩子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從而珍愛和平,珍惜生命……

 然而如果只是這種理解,大部分人就已經上套了。在我的眼中,猶太資本之所以能讓這部電影流傳至今,之所以下資本投入宣傳,拍攝。其最終目的並不是淺顯的教育片,而是對世界人民的洗腦。

 導演用這種陽謀的手段,或者說導演背後的猶太資本通過對電影的扶持,在電影傳播過程中實現了對全世界猶外民族心目中猶太人形象的塑造。對於沒有興趣和時間瞭解猶太人的大多數人類來說,《辛德勒的名單》就成了他們心目裡的猶太人形象。

 兩個字概括。

 ——洗白

 第二步棋:“聰明”的教材

 在中小學教材中始終存在的,就是猶太人的精英形象。

 這種形象的塑造幾乎是涵蓋各行各業的,猶太科學家有愛因斯坦,赫茲等,藝術家有畢加索。22%的諾貝爾獎得主,好像在教材和孩子的印象裡,猶太人永遠是那麼聰明又偉大,可憐又可恨的。

 對於這種教育現象我有兩種解釋,兩種解釋各位聽一樂就好,不必深究。

 1.間諜

 教材編寫,甚至教育系統之中已經被猶太資本滲透,間諜領導操控下的教材編寫導致對西方科學家的大力吹捧。

 2.陽謀心理學

 工業革命沒趕上,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人比猶太人是科學落後的。利用這種愛學習想學習的心理,讓龍國人免費給他們猶太人打了幾代人的廣告。

 3.時代背景

 龍共教材是一個需要破封建思想,又要學西方思想的時期。代表典型為新文化運動,為什麼我這裡提到新文化運動的問題?

 我們先從運動的內容來看。

 新文化運動主要有三大內容。

 1、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和迷信。這也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由岑家首先提出。他所說的“民主”,這要是指法蘭西式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他所說的是指自然科學和看待客觀事物的科學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