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弄沫 作品

第159章 鋼城!(第3頁)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嘛。

    可以說,今天的話題說到這,大家把心中所想,所求,都做了深切的溝通和交流,各有所得。

    董文學、任曉宇和谷維潔都對彼此的觀點和意見進行了質疑和闡述理解,算得上是一種學以致用了。

    而在幾人思考間,谷維潔又看向了身邊這個一直裝透明的李學武,她想聽聽來“大智若妖”之人在當前形勢下的發展觀念。

    “今天我們這可是來交流的,李副處長不會是來取經的吧?”

    谷維潔笑著說道:“唐僧到了雷音寺尚且知道以紫金缽和寶袈裟換經書,你這聽了半天了,但有所獲?”

    “所獲頗多啊~”

    李學武笑著點頭承認了自己的收穫,也意味著他要講一講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我嘛,以現在所處的位置去放眼全局還是有侷限性,所以我當前的主要目標還是立足根本,發展為主”。

    李學武的語氣很輕和,語速很慢,但很連貫,並不會出現卡殼的情況,顯然是胸有成竹的。

    “當前針對保衛處,針對與其他部門合作,與鍊鋼廠配合和發展的方向上,我的觀點是六個字:出得去,回得來”

    “詳細說說”

    任曉宇往前探著身子,拿了桌上的茶壺給幾人分別續了茶水。

    謝大姐是一直沒怎麼說話的,韓殊更是一直聽著幾人講,她和顧寧都不是軋鋼廠的人,對這些東西是有認知侷限的。

    不過三人在看向李學武的時候都沒有那種看熱鬧的意思,因為李學武的觀點在其他幾位軋鋼廠幹部眼裡很重要,對任曉宇來說也很-->>
                                         
重要。

    從任曉宇主動問起,和谷維潔的強問,都能看得出李學武的觀點對於他們來說是很有意義的,值得一聽。

    李學武謝過任曉宇的茶後,一隻胳膊搭在扶手上,一隻手隨意地搭在疊著腿的膝蓋上,顯得很是輕鬆。

    “軋鋼廠是一個重工業基礎工廠,並不是製造業的前端,也不是製造業的主要環節,天然的帶有制約性和危險性”

    李學武面色嚴肅地說道:“現在軋鋼廠只是處於整個製造業中最基礎的一個環節,沒有研發,沒有產品,也沒有其他轉型方向,且是體量巨大的製造環節,扛風險性太過於薄弱了”。

    眾人聽著李學武的“危言聳聽”便是一愣,這種觀點早有人提出來過,不過都被當成了杞人憂天。

    軋鋼廠是兼併了其他幾個鋼廠而形成現在這種規模的,京城已經沒有比它更具專業和大規模生產能力的軋鋼企業了。

    這意味著什麼?

    只要整個鋼鐵行業不出現危機,上下游製造業不出現斷檔,軋鋼廠就不會出現問題。

    上面交代生產什麼,軋鋼廠就從上游接收鋼材,轉而生產任務零部件,供應給下面生產企業進行組裝和再加工。

    在董文學等人的認知中,鋼鐵可是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跟交通和煤礦是同等地位的行業。

    鋼鐵行業有自己的直管部,有自己的整個工業體系,有自己的成系統的配套體系,怎麼會出現問題呢。

    當前鋼鐵行業的地位在國內來說是首屈一指的,就連谷維潔的原單位,鋼鐵學院都是比肩華清的存在。

    現在要說考大學,報華清和報鋼鐵學院是一個性質的,可能鋼鐵學院要求的更加嚴格些。

    為什麼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傳出軋鋼廠要整體升級的消息,還不就是鋼鐵業在全國工業體系中的佔比日益加重的緣故嘛。

    誰會覺得鋼鐵業會出現衰落的情況,這不跟說煤炭行業會出現衰落一樣讓人笑話麼。

    可這個“笑話”在這些專業人員面前一點都不好笑,因為李學武所說的問題就擺在他們的面前。

    國內缺鋼鐵嘛?

    缺,很缺,供不應求。

    可缺到什麼程度,市場需求量又是多少,誰能知道?

    這個是跟經濟和相關產業行業發展是有很大關係的。

    如果汽車都改燒煤了,那煤炭行業一定發展的好。

    可不管行業發展如何,數據是擺在董文學和谷維潔等人的辦公桌上的。

    鋼鐵行業建立初期全國產鋼量多少?

    15.8萬噸,生鐵年產量僅為25萬噸。

    經過初期的發展,六零年開始經濟調整,大批高爐停產,生產中的高爐則維持低冶煉強度操作。

    六三年到今年,大部分鍊鋼企業都在轉型,並且基本上都完成了冶煉技術的調整。

    應用國內自主研發的高爐噴吹煤粉、重油以及釩鈦磁鐵礦冶煉等技術,技術經濟指標達到鋼鐵業建立以來的最好水平。

    也就是在今年,就谷維潔和董文學瞭解到的,鋼鐵產量任務保持高進度運轉中,有望實現年產量1550萬噸的生產目標,這是什麼概念?

    這種產能就意味著鋼鐵業在持續蓬勃的發展,比較鋼鐵業建設初期直接翻了一百倍,且在以每年25%以上的增長率在發展。

    依照這種增長率發展下去,一定是要比整體經濟增長率要高的多得多的。

    多了就不值錢了啊!

    雖然現在是計劃經濟,但所有工廠是在整個經濟框架內生產和工作的啊。

    當鋼鐵需要逐漸出現飽和的時候會出現什麼狀況?當-->>
                                         
鋼鐵工藝或者新材料需要出現變革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情況?

    這還不考慮鋼鐵業內部體系變化的情況呢,考慮那些會讓這種思考變得更急複雜。

    李學武杞人憂天的話語在他們聽來就是居安思危的良言。

    危機就在軋鋼廠的上方懸著,看不見,摸不著,但掌控局勢和未來的人都需要去理解和感受。

    所以當李學武繼續說下去的時候,軋鋼廠眾人的表情都嚴肅了起來。

    “危機和機遇是兩個好兄弟,肩並肩,手拉手的”

    李學武輕聲說道:“既然軋鋼廠有了這樣的風險,那就降低風險,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和突破口”。

    “工業生產體量大是一種缺點,可也代表了軋鋼廠的生產能力足夠滿足轉型和發展需要,這一點可以看做是優點”

    “而依照此觀點,軋鋼廠由製造環節向完整製造業過渡就成為了必選之路”。

    李學武輕輕抬了抬手,示意道:“變缺點為優點,依照本身現有實力完成整體的逐步轉型”。

    “製造業?完整的?”

    谷維潔皺眉道:“就像你在保衛處同技術處和生產管理處搞的造車項目?”

    “聽著有點懸是吧?”

    李學武反問了一句,隨後回答道:“不僅僅是這個項目,整個聯合企業都是我設計出來,為完成這種轉型而進行的一種補充”。

    “聯合企業……”

    谷維潔遲疑了一下同時也看向了董文學,說道:“這……”

    她是擔心李學武要聯合董文學對景玉農下手了,以為李學武這是要重新奪回對聯合企業的掌控權呢。

    不過董文學擺了擺手,示意她繼續聽下去。

    李學武這邊頓了頓,繼續說道:“製造業應該包括完整的工業和工藝流程,從基礎原材料到產品的包裝完成,這一生產和服務體系”。

    “自有研發和設計更是製造業的靈魂和發展命脈,所以才先有了發動機研發中心”

    李學武笑了笑,又說道:“軋鋼廠有能力造車,就有能力造其他的東西,包括造船、造武器、造工具、造生產物資”。

    “同樣的,重工業利用三產和聯合企業發展輕工業也是一種便利”

    李學武越說越順,手裡簡單地做著手勢,給眾人解釋道:“皮革、醫療、食品、鍕工、科研等等,不再受整體環境和行業的束縛”。

    “你的意思是說……”

    謝大姐聽到這裡心潮澎湃,可腦子又提醒她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所以嘴上忍不住打斷道:“軋鋼廠要發展成綜合型的工廠,什麼都生產,而鋼鐵需要減少的時候就生產其他的?”

    “不,有兩點是不一樣的”

    李學武轉過頭看向了謝大姐示意道:“第一,聯合企業和三產都是要依託軋鋼廠本身具有的優勢和現有生產條件來進行發展的,不是什麼都生產”

    “至少收音機咱們就不方便產!”

    “呵呵呵~”

    在眾人的輕笑聲中,李學武又繼續說道:“第二,軋鋼廠的主要業務永遠都是鋼鐵行業,三產和聯合企業所設計和研發的產品都是一種補充和引導”。

    李學武做著手勢解釋道:“是為了讓主要業務發展的更好,提升抗風險性,即便是出現了鋼鐵行業經濟的退縮,外面不需要了,咱們也可以造自己產品需要的”。

    “也是給鋼鐵行業找到一個轉型和發展的方向,更是為鋼鐵行業發展新材料等工業一個自我提升的能力”。

    “這種能力就是……”

    李學武捏了捏手指,他不用解釋,眾人也都知道他說的是什麼了。
>
                                         
>    發展離不開資金,建設離不開資金,轉型會出現產能退縮,更需要資金的支持。

    包括李學武現在搞的研發也是在吃資金,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沒有商品就等於沒有錢,沒有錢以上說的那些東西就都是妄言。

    谷維潔是深知資金對一個項目困擾和阻礙的,就像居民區項目,如果沒有錢,喊口號可蓋不起居民樓。

    “所以,以軋鋼廠為基礎,發展聯合企業,發展三產產業,幫助企業完成風險抵抗和轉型就是成為了當前的重點工作”

    李學武攤手道:“相比於選址亮馬河的聯合企業,我更看好在鋼城建立一個綜合性三產工業區”。

    董文學的眼睛眯了眯,面對谷維潔看過來的目光並沒有變換臉色,而是對著李學武問道:“這就是小五金研發的未來?”

    “對”

    李學武點頭道:“小五金能造的出來那隻要把成熟的技術和工業工藝搭建起來,就能實現商品的工業生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