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訪山(第2頁)
紅臉漢子點頭道:“毋庸置疑,肯定要比我高一境。”
商角眼神熠熠,頓時來了興趣,“一定要幫忙引薦引薦,吃個閉門羹都無妨的。”
紅臉漢子笑道:“好說。”
商角總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與眾人好奇詢問,“為何某些古書中形容道祖,會有那‘道法如龍’的說法?不是那種明褒暗貶的春秋筆法?”
好像眾人都被問倒了,一時間寂靜無言。畢竟涉及道祖,誰都不好亂說什麼。
就連楊盄都忍不住望向楊徵,姐姐,商角兄的問題刁鑽,你多讀幾本書,能不能回答上來?
冪籬女子搖搖頭。
商角繼續詢問,“又有形容一個人的謀略,遠超同時代的同輩,為何是那‘大智近妖’?這到底是夸人,還是罵人。”
還是面面相覷。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古貌老人開口笑道:“商道友,兩個說法,其實都是有來歷的。”
商角眼神明亮,誠摯問道:“怎麼說?”
老人緩緩道:“相傳遠古歲月,有一支自然而然形成的隊伍,在人間道路上拉伸極長,好似綿延如蛇,期間不斷有道士聞道修道證道,紛紛作陸地龍蛇變,道士們離別之際,或哭或笑,都不忘與走在最前邊的那位道士,跪拜回禮,之後又有更多的道士加入,再後來,就有了相對簡略的稽首禮。”
“走在隊伍最末一位的,就是道祖。”
“此外走在外隊伍最前邊的那幾位道士之一,既為近距離聆聽道法,兼職護道,且傳法無私,聽到什麼,有會意處,就主動去後邊傳道,絕不藏私,每逢大旱,不惜耗費自身精神,變幻身形,騰雲駕霧,施展水法,降下甘霖。於人間有一份不小的功德。可惜後來同族釀下大錯,功過兩分,遭了天厭,便是劫數了,能脫身者,萬中無一。”
“至於另外那個比喻,是形容某位精通煉物的女子,她是妖族出身,有大慧根,所以在當時絕無半點貶低意味。”
聽到這裡,商角感嘆道:“老先生如何知曉這些老黃曆的?”
老人忍俊不禁,反問一句,“當然是道聽途說,不然呢?”
商角大笑不已,抱拳告饒。
老人彷彿被這個話題勾起了些許情緒,一雙深沉如古井的眼眸裡,有條條金絲遊曳,恰似潛龍在淵。
哪怕時隔多年,可畢竟都是親見親聞親歷,近在遲尺的身邊事,想要忘記都很難吧,無需自欺欺人。
楊盄跟著詢問一事,“五色土還好說,萬年土怎麼講?”
難不成人間到處可見的泥土也有年齡,有那道齡高低?
楊盄是個話癆,難怪姐姐楊徵總說他上輩子該是個啞巴,這輩子才會如此找補回來。
老人笑答道:“五行當中,土性才是最難維持純粹二字的。若是不信,且低頭看看我們腳下,這承載萬物、一切有靈眾生的人間大地,若是過於……乾淨了,如那至清之水,能養活魚麼。”
冪籬女子點點頭。此說奇絕,通玄理,妙不可言。
楊盄頓時對老人刮目相看,少年只知道這位楊氏清客,自號聾道人,是小四州那邊的寒族門戶,時常去楊氏打秋風。論道法,只是修道小成,生平喜好蒐集,精於鑑藏,是版本目錄學的大家。先前在家族見過兩次,楊盄本以為就是個騙吃騙喝的“清談名士”,不曾想還真有點門道。
最不在意這些天下事、也完全插不上半句話的,就是古貌老人身邊的那個中年男子,心不在焉。
商角見那名叫田共的男子倍感無聊,便主動與之閒聊起來,有的聊,就不無聊了。
田共也只當“商角”與自己一般是那陪襯人物,便同病相憐,用一口不太純正的幽州官話與之聊了些有的沒的,心中卻是感激。
當然不是田共對那名叫露珠的侍女起了色心,田共沒這份膽識,弘農楊氏嫡系子孫身邊的體己人,哪怕是個婢女,也不是他可以高攀的。
總覺她的眉眼,與一位家鄉人氏有幾分相似。所以田共忍不住就要多瞧幾眼,不過田共心知肚明,定是巧合罷了。
一個人的口音,怪跟澀,還是有差異的。
同樣是幽州官話,楊盄就是那種讓旁人聽來彆扭的感覺,田共卻是一開口就知道是別州的外鄉人。
青冥天下一向有諺語,天不怕地不怕,單怕幽州弘農郡人打官話。所以便有調侃,與弘農楊氏子弟聊天,要麼左耳進右耳出,乾脆全不搭話,只要還想著回話,就得豎起耳朵認真聽,否則就會完全聽不懂。徐續緣跟楊盄對話,就很費勁。之前跟兩位姐姐一起晃悠悠遊歷幽州地界,期間途徑弘農郡,就領教過了那邊人氏的厲害,例如市井婦人罵人,既毒辣也巧思,喜好罵上了歲數的男人為老甲魚,罵那些遊手好閒的浪蕩子是浮屍。又比如罵自己而不罵丈夫,只需一句“我將來必定做寡婦的”,極顯功力。
此外弘農郡士女,酒席上多能飲酒唱拳。女子雖天然嗓音軟糯,姿態卻豪邁,捲袖遞手,眉眼飛揚,故而別有一番韻味。同桌看官在旁聽拳,真是欣賞美景,耳目一新。
其實這個商角,真名徐續緣,尤其他那兩位親姐姐,都是了不起的得道之士。
青泥洞天的主人,徐棉。天壤福地的共主,許嬰嚀。
又是兩位躋身十人候補之一的山巔修士。
徐續緣瞥了眼冪籬女子,她們家鄉有習俗,女子即將嫁為人婦,出閣時都會將一枚“風花雪月”花錢佩戴在身,傳言便可以夫婦情愛永久恩好。
這類花錢銅質極重,文字佳美,品相精好。富家造屋,將其嵌入正樑,主人可發大財。
世家豪閥之間的聯姻,嫁人娶妻,真是賭博一般,買定離手,概不退貨。
可惜可惜,這麼漂亮的女子,全無相夫教子的心思,算是憑此舉表明心跡,這輩子嫁予道法了。
徐續緣出門在外,打定一個宗旨,四海之內皆兄弟,反正他家底不薄,那就用錢開道,以真金換真心。朋友跟他借錢那叫借嗎,那是把寄存在他這邊的錢取回去。山上的朋友,“借”法寶、靈書秘笈,亦是同理。總之徐續緣從不讓錢字大過朋友兩字。
徐續緣正色問道:“敢問金聲道友,為何要心心念念修道成仙?有那宿緣、夙願,今生此身,偶然記起,便起了求道之心,成仙之志?”
這種情況在山上是常見的事。
田共既無師門,也尚未授籙,所以暫無道號。不過與那聾道人的自號差不多,田共的道號“金聲”,都不會被白玉京記錄在冊。
別看徐續緣在羅移那邊言語隨意,與楊盄這種天之驕子相識之初,更是混不吝,稍微混熟了,楊盄被猜中了心思,詢問一句“”,徐續緣都可以無所顧忌,笑嘻嘻撂下一句“知子莫若父”。
反倒是與田共相處,他一直極為看重禮數,一路照顧頗多,經常沒話找話,才讓田共不至於手足無措,進退失據。
田共沒有隱瞞,照實說道:“一開始就是求富貴,後來是求長生。”
徐續緣好奇問道:“歷經磨難,好不容易成了貨真價實的神仙中人,金聲道友有何感受?”
田共難為情道:“商角兄說笑了,我算哪門子的神仙,都是不惑之年的歲數了,還是道行微末,不見半點起色。有幸認識了你們,還能結伴遊歷,一路上只覺得自己是濫竽充數。”
徐續緣笑道:“冒昧問一句,聾道人可是你的度師?”
小四州地界不小,白玉京圍剿化外天魔一役,導致一洲陸沉為湖,水域廣袤,許多跟白玉京不對付的散修、私籙道士都喜歡在此經營勢力。徐續緣對小四州的風土並不陌生,還真沒聽說過什麼聾道人。
田共搖搖頭,不願多說什麼。
畢竟涉及極為隱私的道統法脈,徐續緣就沒有多問,轉移話題,隨口問道:“金聲道友,是如何看待修行一事的?”
田共思量片刻,說道:“學道就是讀古書。”
“好說法。”
徐續緣點頭笑道:“金聲道友,有機會請你吃鐵鍋燉大鵝。”
上山之前,通過有一搭沒一搭的主動攀談,徐續緣得知這田共自稱年幼便喜仙家修煉,但不得法,苦於沒有明師指點,聾了單耳,還傷了臟腑,後外出求仙,跋山涉水,尋訪能夠治病、接引成仙的得道之人。所幸天無絕人之路,還真被他在那市井,尋見了一位遊戲紅塵的煉氣士,經過諸多考驗,高人見他道心堅定,便領路上山,修了貨真價實的仙法。所以徐續緣才會猜測“聾道人”是昔年誤入歧途、聾了一隻耳的田共的度師。
商角眼神熠熠,頓時來了興趣,“一定要幫忙引薦引薦,吃個閉門羹都無妨的。”
紅臉漢子笑道:“好說。”
商角總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與眾人好奇詢問,“為何某些古書中形容道祖,會有那‘道法如龍’的說法?不是那種明褒暗貶的春秋筆法?”
好像眾人都被問倒了,一時間寂靜無言。畢竟涉及道祖,誰都不好亂說什麼。
就連楊盄都忍不住望向楊徵,姐姐,商角兄的問題刁鑽,你多讀幾本書,能不能回答上來?
冪籬女子搖搖頭。
商角繼續詢問,“又有形容一個人的謀略,遠超同時代的同輩,為何是那‘大智近妖’?這到底是夸人,還是罵人。”
還是面面相覷。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古貌老人開口笑道:“商道友,兩個說法,其實都是有來歷的。”
商角眼神明亮,誠摯問道:“怎麼說?”
老人緩緩道:“相傳遠古歲月,有一支自然而然形成的隊伍,在人間道路上拉伸極長,好似綿延如蛇,期間不斷有道士聞道修道證道,紛紛作陸地龍蛇變,道士們離別之際,或哭或笑,都不忘與走在最前邊的那位道士,跪拜回禮,之後又有更多的道士加入,再後來,就有了相對簡略的稽首禮。”
“走在隊伍最末一位的,就是道祖。”
“此外走在外隊伍最前邊的那幾位道士之一,既為近距離聆聽道法,兼職護道,且傳法無私,聽到什麼,有會意處,就主動去後邊傳道,絕不藏私,每逢大旱,不惜耗費自身精神,變幻身形,騰雲駕霧,施展水法,降下甘霖。於人間有一份不小的功德。可惜後來同族釀下大錯,功過兩分,遭了天厭,便是劫數了,能脫身者,萬中無一。”
“至於另外那個比喻,是形容某位精通煉物的女子,她是妖族出身,有大慧根,所以在當時絕無半點貶低意味。”
聽到這裡,商角感嘆道:“老先生如何知曉這些老黃曆的?”
老人忍俊不禁,反問一句,“當然是道聽途說,不然呢?”
商角大笑不已,抱拳告饒。
老人彷彿被這個話題勾起了些許情緒,一雙深沉如古井的眼眸裡,有條條金絲遊曳,恰似潛龍在淵。
哪怕時隔多年,可畢竟都是親見親聞親歷,近在遲尺的身邊事,想要忘記都很難吧,無需自欺欺人。
楊盄跟著詢問一事,“五色土還好說,萬年土怎麼講?”
難不成人間到處可見的泥土也有年齡,有那道齡高低?
楊盄是個話癆,難怪姐姐楊徵總說他上輩子該是個啞巴,這輩子才會如此找補回來。
老人笑答道:“五行當中,土性才是最難維持純粹二字的。若是不信,且低頭看看我們腳下,這承載萬物、一切有靈眾生的人間大地,若是過於……乾淨了,如那至清之水,能養活魚麼。”
冪籬女子點點頭。此說奇絕,通玄理,妙不可言。
楊盄頓時對老人刮目相看,少年只知道這位楊氏清客,自號聾道人,是小四州那邊的寒族門戶,時常去楊氏打秋風。論道法,只是修道小成,生平喜好蒐集,精於鑑藏,是版本目錄學的大家。先前在家族見過兩次,楊盄本以為就是個騙吃騙喝的“清談名士”,不曾想還真有點門道。
最不在意這些天下事、也完全插不上半句話的,就是古貌老人身邊的那個中年男子,心不在焉。
商角見那名叫田共的男子倍感無聊,便主動與之閒聊起來,有的聊,就不無聊了。
田共也只當“商角”與自己一般是那陪襯人物,便同病相憐,用一口不太純正的幽州官話與之聊了些有的沒的,心中卻是感激。
當然不是田共對那名叫露珠的侍女起了色心,田共沒這份膽識,弘農楊氏嫡系子孫身邊的體己人,哪怕是個婢女,也不是他可以高攀的。
總覺她的眉眼,與一位家鄉人氏有幾分相似。所以田共忍不住就要多瞧幾眼,不過田共心知肚明,定是巧合罷了。
一個人的口音,怪跟澀,還是有差異的。
同樣是幽州官話,楊盄就是那種讓旁人聽來彆扭的感覺,田共卻是一開口就知道是別州的外鄉人。
青冥天下一向有諺語,天不怕地不怕,單怕幽州弘農郡人打官話。所以便有調侃,與弘農楊氏子弟聊天,要麼左耳進右耳出,乾脆全不搭話,只要還想著回話,就得豎起耳朵認真聽,否則就會完全聽不懂。徐續緣跟楊盄對話,就很費勁。之前跟兩位姐姐一起晃悠悠遊歷幽州地界,期間途徑弘農郡,就領教過了那邊人氏的厲害,例如市井婦人罵人,既毒辣也巧思,喜好罵上了歲數的男人為老甲魚,罵那些遊手好閒的浪蕩子是浮屍。又比如罵自己而不罵丈夫,只需一句“我將來必定做寡婦的”,極顯功力。
此外弘農郡士女,酒席上多能飲酒唱拳。女子雖天然嗓音軟糯,姿態卻豪邁,捲袖遞手,眉眼飛揚,故而別有一番韻味。同桌看官在旁聽拳,真是欣賞美景,耳目一新。
其實這個商角,真名徐續緣,尤其他那兩位親姐姐,都是了不起的得道之士。
青泥洞天的主人,徐棉。天壤福地的共主,許嬰嚀。
又是兩位躋身十人候補之一的山巔修士。
徐續緣瞥了眼冪籬女子,她們家鄉有習俗,女子即將嫁為人婦,出閣時都會將一枚“風花雪月”花錢佩戴在身,傳言便可以夫婦情愛永久恩好。
這類花錢銅質極重,文字佳美,品相精好。富家造屋,將其嵌入正樑,主人可發大財。
世家豪閥之間的聯姻,嫁人娶妻,真是賭博一般,買定離手,概不退貨。
可惜可惜,這麼漂亮的女子,全無相夫教子的心思,算是憑此舉表明心跡,這輩子嫁予道法了。
徐續緣出門在外,打定一個宗旨,四海之內皆兄弟,反正他家底不薄,那就用錢開道,以真金換真心。朋友跟他借錢那叫借嗎,那是把寄存在他這邊的錢取回去。山上的朋友,“借”法寶、靈書秘笈,亦是同理。總之徐續緣從不讓錢字大過朋友兩字。
徐續緣正色問道:“敢問金聲道友,為何要心心念念修道成仙?有那宿緣、夙願,今生此身,偶然記起,便起了求道之心,成仙之志?”
這種情況在山上是常見的事。
田共既無師門,也尚未授籙,所以暫無道號。不過與那聾道人的自號差不多,田共的道號“金聲”,都不會被白玉京記錄在冊。
別看徐續緣在羅移那邊言語隨意,與楊盄這種天之驕子相識之初,更是混不吝,稍微混熟了,楊盄被猜中了心思,詢問一句“”,徐續緣都可以無所顧忌,笑嘻嘻撂下一句“知子莫若父”。
反倒是與田共相處,他一直極為看重禮數,一路照顧頗多,經常沒話找話,才讓田共不至於手足無措,進退失據。
田共沒有隱瞞,照實說道:“一開始就是求富貴,後來是求長生。”
徐續緣好奇問道:“歷經磨難,好不容易成了貨真價實的神仙中人,金聲道友有何感受?”
田共難為情道:“商角兄說笑了,我算哪門子的神仙,都是不惑之年的歲數了,還是道行微末,不見半點起色。有幸認識了你們,還能結伴遊歷,一路上只覺得自己是濫竽充數。”
徐續緣笑道:“冒昧問一句,聾道人可是你的度師?”
小四州地界不小,白玉京圍剿化外天魔一役,導致一洲陸沉為湖,水域廣袤,許多跟白玉京不對付的散修、私籙道士都喜歡在此經營勢力。徐續緣對小四州的風土並不陌生,還真沒聽說過什麼聾道人。
田共搖搖頭,不願多說什麼。
畢竟涉及極為隱私的道統法脈,徐續緣就沒有多問,轉移話題,隨口問道:“金聲道友,是如何看待修行一事的?”
田共思量片刻,說道:“學道就是讀古書。”
“好說法。”
徐續緣點頭笑道:“金聲道友,有機會請你吃鐵鍋燉大鵝。”
上山之前,通過有一搭沒一搭的主動攀談,徐續緣得知這田共自稱年幼便喜仙家修煉,但不得法,苦於沒有明師指點,聾了單耳,還傷了臟腑,後外出求仙,跋山涉水,尋訪能夠治病、接引成仙的得道之人。所幸天無絕人之路,還真被他在那市井,尋見了一位遊戲紅塵的煉氣士,經過諸多考驗,高人見他道心堅定,便領路上山,修了貨真價實的仙法。所以徐續緣才會猜測“聾道人”是昔年誤入歧途、聾了一隻耳的田共的度師。